宏海科技双经销模式高度依赖美的、海尔,劳动争议不少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9月6日,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海科技)完成北交所二轮问询,对“业绩增长合理性与持续性、商业模式披露充分性、社保公积金合规性”等作出回复。报告期内,宏海科技业绩面出现较大增长,但同时存在依赖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用工形式遭北交所问询。

  业绩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存在波动

  宏海科技成立于2005年2月22日,系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显示类结构件等家用电器配件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招股书停留在2023年12月。2020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宏海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1.39亿、1.88亿、2.53亿、1.88亿;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4.34万、2562.63万、2665.62万、2993.88万。

  2023年,宏海科技实现营收3.50亿,同比增长38.55%;实现净利润4871.99万,同比增长82.77%。

  问询函回复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1.19亿,同比增长53.7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37.31万元,同比增长270.87%。

  宏海科技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增加较多,收入增幅大于成本及费用增幅,是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此外,公司其他收益增幅较大、财务费用下降较多也对净利润的增长有一定影响。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31亿,同比增长22.9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524.24万元,同比增长51.12%。

  宏海科技表示,收入增幅较大,是发行人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此外,如前述对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分析,发行人其他收益因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导致增幅较大、财务费用因人民币对泰铢升值产生汇兑收益导致下降较多也对净利润的增长有一定影响。

  宏海科技主营业务为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显示类结构件等家用电器配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020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27亿、1.63亿、2.13亿、1.61亿。其中,空调结构件实现营收分别为6618.88万、9220.34万、1.06亿、5286.36万,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52.28%、56.58%、49.68%、32.85%;显示类结构件实现营收分别为5531.62万、6729.66万、5867.77万、3226.24万,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43.69%、41.30%、27.60%、20.05%;2022年、2023年上半年,热交换器实现营收分别为3852.53万、6416.87万,营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8.12%、39.88%。

500

  2020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空调结构件国内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2.72%、94.53%、98.69%、86.62%,显示类结构件国内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31%、53.31%、45.29%、58.39%;2022年及2023年1-6月,热交换器的产能利用率为33.82%、82.65%。

  本次公司拟募资1.875亿,其中拟投入1.43亿用于热交换器及数控钣金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1486.5万用于家用电力器具配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000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宏海科技表示,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不能满足上述项目的全部需求,不足部分将由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或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自筹解决。若因经营需要或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必须进行先期投入的,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需要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以募集资金置换先行投入的自筹资金。

  双经销模式下,高度依赖美的、海尔集团

  报告期内,宏海科技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96亿、4.57亿、6.13亿、4.79亿,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8.08%、97.63%、98.09%、97.70%。宏海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为美的集团,主要向其销售的产品是空调结构件和热交换器。

  同一时间,公司向美的集团销售的金额分别为1.89亿、3.06亿、4.43亿、3.57亿,占当期总额法下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2.40%、65.37%、70.92%和72.84%;公司来源于美的集团的营收分别为5506.44万元、7877.66万元、1.27亿、9170.14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9.67%、41.81%、50.16%和48.74%。

  宏海科技指出,公司向美的集团销售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下游家用空调行业集中度较高,同时,公司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长期合作大客户,巩固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

  “由于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拓展均需要一定的周期且存在不确定性,而美的集团等龙头企业占据我国空调行业较大市场份额,且下游空调行业品牌集中度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的依赖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

  同时,宏海科技指出,未来,如果公司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由于自身原因或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其所需的空调结构件或热交换器产品全部自产,或者要求公司降低产品价格,或因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生产计划缩减,美的集团可能会减少公司业务订单量甚至终止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向海尔集团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31.31万、1342.68万、2115.86万、3026.35万,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15%、7.13%、8.36%、16.08%;总额法下,公司向海尔集团销售金额分别为4122.35万、6591.01万、7687.12万、6703.82万,占当期总额法下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3.64%、14.08%、12.3%、13.67%。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从数据上来看,公司显然过于依赖美的、海尔两大集团。在过往的IPO案例中,拟上市公司对关键少数客户的依赖性会成为一种潜在的影响因素,这种依赖性不但会导致公司在与大客户进行谈判时的议价能力减弱,还可能因为客户集中度高而导致经营风险成倍增加。虽然大客户依赖并不必然构成IPO的实质性障碍,但势必会引起监管层的高度关注,进而对其上市进程带来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集团、海尔集团也是宏海科技的前两大供应商。

  报告期内,宏海科技向美的集团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43亿、2.63亿、3.75亿、2.83亿,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为63.2%、68.29%、72.97%、73.54%。

  同期,向海尔集团采购的金额分别为3034.32万、5473.24万、6205.25万、4147.09万,分别占当期采购总额的13.48%、14.19%、12.09%、10.79%。

  宏海科技表示,美的集团、海尔集团采用双经销模式,因此报告期内公司向其销售商品的同时采购主要原材料。对于公司与美的集团、海尔集团之间形成的这种双经销模式,公司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

  宋清辉指出,同为客户、供应商的情况虽然是法律允许的,但却并不十分常见。此举一方面会对相关交易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合规性产生影响,另外一方面也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劳动争议不少,用工形式遭北交所问询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宏海科技员工总数为588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16人、专科35人、专科以下535人,90.99%员工学历在专科以下。

500

  据天眼查显示,2021年-2023年,武汉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121人、196人、288人。

  针对“公司是否存在大量员工未缴纳社保的情况?大量员工未缴纳社保将面临哪些风险?是否面临法律诉讼风险?”等问题,宏海科技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公司披露的员工总数包括母子公司及境外子公司员工人数,公司不存在大量员工未缴纳社保的情况。

  北交所二轮问询函要求公司,1,说明是否存在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非全日制劳动合同、退休返聘等用工形式,如存在,披露具体情况,相关劳务用工是否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充分揭示是否存在受到行政处罚或接受员工劳动仲裁的风险,并量化分析如涉及前述情形对发行人财务指标的影响。

  公司表示,存在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退休返聘的用工形式,不存在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用工形式。

  2021年-2023年,公司境内用工总数分别为506人、515人、566人,其中劳动合同人数分别为290人、291人、366人,退休返聘人数分别为33人、33人、37人。2021年-2022年,公司劳务派遣人数分别为183人、34人;2022年-2023年,公司劳务外包人数分别为157人、163人。

500

  宏海科技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行人及境内控股子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存在超过10%的情形,不符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原因系发行人日常经营需要工人数量较多,受业务规模扩大、订单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发行人将产品生产环节中辅助性、临时性、替代性生产岗位采取劳务派遣形式补充用工缺口。发行人已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规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行人劳务派遣人员占比已低于10%。

  同时,宏海科技指出,自2022年起,发行人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劳务服务公司,由劳务服务公司指定不特定的人员完成该等工作,劳务外包的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剪料、搬运/整理、包扎/包装、喷涂等环节,操作难度低、工作重复性强,无特别技术要求,仅需经过简单培训即能胜任,同时,由于相关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发行人采用劳务外包的方式可以降低用工管理成本。

  据天眼查显示,公司曾34次因“劳动争议”与员工对簿公堂。

500

  同时,北交所二轮问询函回复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存在七桩劳动人事相关的诉讼及仲裁案件。(港湾财经出品)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