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净利润暴跌99%,江西首富李仙德的晶科能源有点难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

  光伏“寒冬”之下,组件龙头晶科能源放慢了赚钱步伐。

  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72.51亿元,同比减少1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减少68.77%。

  二季度公司的表现更为惨淡,该季度晶科能源营收同比减少了20.69%,实现归母净利0.2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暴跌98.89%、97.93%,这种情况还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

  2006年,浙江台州人李仙德在行业高峰时进军光伏,幸运地避开了上一轮光伏寒冬。此后的行业起落之间,曾经的巨头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或陨落或式微,晶科能源在李仙德带领下,从最初的几十兆瓦到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组件制造商,只用了十年。

  晶科能源登陆A股科创板后,在《2023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李仙德家族以353亿的财富,位列第93位,登顶江西首富。

  但也就在过去两年里,光伏行业里弥漫着过剩、内卷、价格战的氛围,相关企业净利润普遍出现下滑。在行业波动下,晶科能源的估值也从山顶跌落,《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上,李仙德家族的财富缩水至215.1亿元。

  李氏兄弟的光伏传奇

  天眼查资料显示,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一家以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5亿元人民币,超过了99%的江西省同行。

  目前,晶科能源共同实控人为李仙德、其胞弟李仙华、妻弟陈康平。

  但李仙德的财富故事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李仙华和李仙德的“带头大哥”李仙寿,也是三兄弟之中最先进入光伏行业的创业者。

  2001年,李仙寿在浙江玉环县文化局工作了多年后“下海”,成立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源系统的生产和销售。

  也就是这一年,手握博士学位的施正荣回国创办无锡尚德。2005年底,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施正荣一跃而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而彼时,老二李仙华创办了一家汽车维修公司;老三李仙德则从1996年起就做起了消防工程、水电安装,后来成为了浙江快达建设安装工程台州分公司的负责人。

  2003年开始,欧洲加大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需求,多晶硅价格暴涨。此时李仙寿决定进军上游,在2005年创立昱辉阳光,以硅废料代替多晶硅制造硅片,而且还把产品卖给尚德等企业。

  2006年,成立仅一年的昱辉阳光在伦敦创业板上市,成为了继尚德之后第二家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

  也许是昱辉阳光的飞速发展激励了两位弟弟,2006年,李仙德变卖资产,与二哥李仙华、妻弟陈康平一起投资1000万,在江西上饶注册成立了德晟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

  陈康平毕业于浙江财经学院,曾在上市公司苏泊尔工作了十多年,从成本会计一直做到CFO的位置。

  成立公司时3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大哥李仙寿的企业昱辉阳光做配套。“因为哥哥生产硅片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李仙华曾这样表示。

  2006年12月,李仙德三人在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江西上饶,注册成立了外资企业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真正进入光伏产业后,他们很快发现,光伏行业的前景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

  因此,晶科能源不再甘心只为昱辉阳光做配套,而是调整战略进军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的上下游。

  成立两年后的2008年,晶科的硅片产能达到22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同年公司还拿到深创投等海内外基金投资的5500万美元。

  手握巨款的李仙德,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7月,趁着行业低谷期收购了浙江太阳谷,将产业链延伸至电池、组件。

  相比之下,面对当时的金融危机和“双反”调查打击,李仙寿就没有这么幸运,四处收购扩张的昱辉阳光损失惨重,最终走上了退市破产道路。

  2010年,晶科能源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紧接着,李仙德又在上饶成立上饶市晶科光伏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如今的晶科科技,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开发运营等。

  在后来多轮行业危机洗礼下,晶科能源可谓愈挫愈勇,2016年登上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并实现“四连冠”。

  2020年5月,晶科能源分拆晶科科技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1月,晶科能源在科创板挂牌交易。至此,晶科能源已经完成“两地三板”上市。

  二季度业绩大幅滑坡

  “没有周期的行业,只能说不够规模也不够重要。”李仙德曾经如此断言。在如今的行业底部,晶科能源的业绩面临着压力。

  根据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72.51亿元,同比下降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68.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17亿元,同比减少93.85%。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这是自2021年以来,晶科能源中报业绩首次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对此,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收入和利润下滑主要系光伏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所致。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好和组件的产量均同比大幅度增长。

  伴随产量的增长,上半年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其中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 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受此影响,国内光伏制造端(不含逆变器)产值同比下降 36.5%;上半年在光伏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加的同时,光伏产品出口总额却同比下降了35.4%。

  分季度看,晶科能源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1.68亿元,同比下降20.69%;归母净利润2435.69万元,同比下降98.89%,环比下降97.93%;扣非净利润2614.94万元,同比下降98.87%,环比下降86.33%。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二季度公司经营业绩环比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其他收益8.9亿(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主),投资亏损1.1亿,资产减值损失4.3亿(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此外,公司营业外支出计提7.5亿,主要为火灾损失。

  今年4月,晶科能源全资子公司山西晶科贰号智造一期切片电池车间屋面发生火情引发火灾事故,导致部分设备及其他资产一定程度受损,对公司归母净利润影响为-6.47亿元。

  除了收入利润下滑,上半年晶科能源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9亿元,上年同期为55.72亿元。

  对此,业绩会上管理层表示,公司一季度现金流较好,二季度结合供应链降本增效,提前支付供应商约50亿货款,对季度经营性现金流有所影响,属于短期策略,全年经营性现金流预计维持稳健。

  另外,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8.57%,相比2023年上半年大幅就爱你少;净利率为2.54%,较上年同期下降4.63个百分点。其中在二季度,公司净利率已低至0.1%。

  这意味着,二季度虽然晶科能源还在赚钱,但也几乎来到了亏损边缘。

  李仙德在年初的采访中提到,行业产能出清的节奏是不可判断的,要做好长周期的准备。但眼下,随着盈利能力下滑,晶科能源手中的“筹码”看起来并不充足。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晶科能源资产负债率达73.17%。财报也提示相关风险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负债规模方面,截至6月末公司总负债为911亿元,其中有息负债高达228亿元。在有息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4亿元,短期借款37亿元,长期借款73亿元,应付债券94亿元。

  相比之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4.47亿元,不足以覆盖有息负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晶科能源发布公告终止2023年8月发布的97亿元定增事宜,该拟定增资金中的25亿元计划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定增的取消,无疑让公司的债务压力进一步凸显。

  更“卷”的TOPCon路线

  在光伏产业里,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导致行业洗牌。

  回顾2016年的单、多晶技术路线之争,作为多晶厂商的晶科能源,比持观望态度的同行们更早、更果决地向单晶切换,由此在2016-2019年连续4年实现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2020年至2022年,隆基绿能凭借166、182硅片尺寸技术迭代的机遇,超过晶科能源成为组件出货量老大。

  2023年晶科能源凭借其N型Topcon电池组件的低成本优势抢夺市场,重回行业第一。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上半年出货量中 N 型组件占比超过 80%,总出货量及N型产品出货量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而被超越的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此前在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友商二季度开始以低价抢单,而公司没有采取激进的策略跟进。

  搅浑出货量座次N型组件,晶科能源对其布局始于2019年,当年公司建设N型TOPCon量产产线,两年后推出了TOPCon组件。相反,彼时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企业,对新技术还处于观望期。

  据悉,由于TOPCon技术可以在传统PERC基础上进行升级,成本优势明显,之后更多的头部企业开始加入TOPCon量产队伍,一时间TOPCon成为N型时代的主流技术选择,晶科能源也成了押对了宝的玩家之一。

  但在投资门槛低、商业化更快的另一面,由于主要组件厂商都在大力发展TOPCon,该路线也面临着竞争更为激烈,毛利率更低的挑战。

  去年9月份,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业绩说明会上称,TOPCon技术高度同质化,容易出现未赚钱就过剩的现象,因此它仅是过渡产品。在这一论调背后,隆基绿能认为未来电池路线将以BC技术为主,目前该公司正大力推进BC电池组件产能布局。

  不过,BC技术凭借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受到青睐的同时,当前也存在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量产难度大等困难,目前商业化程度不及TOPCon。

  而对于隆基绿能豪赌的BC技术,晶科能源则不看好,公司认为未来TBC与TOPCon效率差距有限,当前从成本角度还没有性价比,大电站客户接受度有限。同时由于专利等问题限制,规模化量产可能受到一定制约。公司将其作为分支技术路线保持关注。

  当然,晶科能源对于自身的技术领先信心十足。8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称,公司N型TOPCon技术在2021-2023年间实际领先行业一年左右。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公司先进技术依然会领先行业半年以上到一年的时间。

  但现在面对行业内卷和调整,晶科能源能否继续稳坐组件的“铁王座”,还需要时间进一步观察。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