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弦
来源|博望财经
腾讯进入疯狂搞钱模式。
二季度,腾讯在营收仅增长8%的情况下,净利润暴增82%达到476亿元。核心业务板块中,毛利率高达50%以上的游戏业务营收持续增长,依然是腾讯本季度业绩猪突猛进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在视频号和多部爆款剧集驱动下,腾讯的广告业务也继续增长。
但《博望财经》注意到,在总营收中占比三成以上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仅增长4%,增速已连续2个季度腰斩。其中,腾讯的消费信贷业务或是导致增速放缓的首要因素。
01
自降贷款规模?
具体来看,今年二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为504亿元。而在2023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分别是544亿元和523亿元。
其中,受益于腾讯云业务的收入增长(包括企业微信商业化的提升),以及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腾讯的企业服务业务在二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而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速则放缓至低个位数百分比:其中,腾讯二季度的理财收入录得双位数百分比增长,但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导致商业支付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时由于风控措施加强使得消费贷款服务收入下降。
也就是说,在腾讯的三大块金融科技业务中,只有消费贷款服务的收入产生了实际的下滑。致使在企业服务、理财、支付业务仍在增长的二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整体收入增速放缓至低个位数。
5年前,腾讯首次在财报中单独披露“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一新分部。彼时,受商业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务(例如小额贷款)及云业务的推动,这一业务板块的单季营收增速曾一度高达44%。
当时,金融科技还是个十分性感的概念。腾讯也毫不掩饰对金融科技的高期待,在财报中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数字支付及金融服务需求扩大,以及更多企业寻求“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商机,市场对该等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此前的2018年,腾讯的营收增速达到32%,而驱动其高增长的首要因素就是金融科技。为此,腾讯破天荒地22次在年报中提到金融科技。当时,金融科技增长来自向商户收取商业交易手续率、向用户收取提现费用及信用卡还款费用,以及向金融机构收取分销金融科技产品(例如“微粒贷”及在“理财通”平台提供的财富管理产品)的服务费。
2023年的四个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增速均维持在15%左右,而进入2024年,这块业务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这表明,在宏观和消费都相对疲软的当下,腾讯已开始主动采取谨慎的信贷扩张政策,以收紧借贷规模。
02
微信版“花呗”猥琐发育中
2023年,腾讯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5%。年报中,腾讯首次将金融科技服务收入的增长归因于“消费贷款”服务增长。
据了解,与腾讯有关的消费贷款业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微粒贷和分付。
其中,微粒贷的业务主体是微众银行,腾讯在其中持股32.73%。此外,腾讯还在其展业过程中扮演通道角色,可从其中获得股东分成和手续费收入。
据微众银行年报,截至2023年末,“微粒贷”已累计服务超6300万借款客户,年内日均发放贷款超95万笔,笔均贷款金额7400元。2023年,微粒贷净利润为108.15亿元。也就是说,腾讯2023年仅凭分成就能拿到32亿元。
只拿通道费显然无法满足腾讯对金融的野心。
腾讯在2013年就获得了小贷牌照,但直到近些年,腾讯才开始借助财付通小贷这一主体,谨慎地开启了分付和分期两块消费贷款业务的布局。
其中,分付于2020年初开启测试,用户可以在微信上使用分付先消费后付款,与信用卡相比最大特点是无免息期。彼时,分付的日利率为0.04%,其年化利率约为14%。
近期,分付扩大了灰度测试。据部分已开通的用户反映,其额度集中于6000-10000元,主流日利率为0.045%和0.05%,对应的年化利率为16.4%和18.25%。值得注意的是,此借贷利率已超出7月一年期LPR(3.55%)的4倍。
此外,去年9月,腾讯还开启了另一款消费金融产品“分期”的小规模测试。分期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富通小贷及光大银行等合作金融机构,属于助贷类产品。
同为消费金融产品,二者的区别有以下3点:
1.分期需消费100元以上才可用,分付只要支付金额满1元即可使用;
2.分付定位于小额消费贷,分期的额度则稍高。二者可覆盖不同的消费场景,满足不同的消费偏好;
3.分付“随时可用、随时可还”,适合周转应急。分期需在付款时选择1、3、6、12期还款期数,不同期数对应不同的手续费。因此,分期比分付更像花呗。
目前,两款产品均未大规模铺开,但日常会有节奏地放量。有业内人士透露,灰度测试了4年时间的分付的用户规模已达到一亿。
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腾讯对消费贷款业务仍在持续加码。
2020年3月-2023年1月,财付通小贷已连续5次增资,注册资本已增至105.26亿元,仅次于抖音旗下的中融小贷。
在满足监管规定的跨省经营50亿元资本金门槛的基础上,资本金净额的提升意味着放贷规模和毛利率的提升。包括腾讯在内的大厂小贷公司集体增资,也是为了增强业务发展、资产提升的可持续性。
此外,财付通小贷也在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今年1月和8月,财付通小贷获批两笔ABN注册,累计金额为150亿元。与ABS相比,ABN的审批效率较高,融资成本更低,在降低小贷公司融资成本、缓解其资金压力的同时也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本。
03
规模增长之外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财付通小贷营收为18.1亿元,同比增长5.48%;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46.88%。因分期在2023年3季度末才开启测试,故财付通营收与净利润基本来自分付。
基于微信庞大的活跃用户数,腾讯消费贷款业务的天花板极高,未来在贷余额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但就目前而言,分付和分期的业务规模似乎并不大。以其营收和注册资本来看,腾讯大概率在以资本金净额放贷。
受联合放贷出资比例及杠杆率限制,小贷公司杠杆率已大幅下降,最高为16倍。
目前,财付通小贷仍处于放贷业务的起步阶段,杠杆率并不算高。相比于低调的腾讯,字节跳动放贷的步伐则更为激进。
据报道,截至2023年年底,抖音放贷余额超3000亿元,已赶超乐信、招联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头部公司,跻身国内网络小贷第一梯队。
抖音俨然成了一个隐藏在短视频外衣下的金融巨头:以中融小贷190亿元的注册资本计算,抖音放贷的杠杆率已超过15.7倍,已接近16倍的红线。利率方面,抖音放心借的年化利率区间为7.2%-20%,其上限显著高于腾讯。
不过,在监管政策更加严格、平台逾期率到达历史高点的当下,庞大的放贷规模也给抖音带来了隐患。
一是,在放贷规模远高于同行的情况下,即便抖音消费贷的逾期率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其逾期规模也必将随之放大,这体现在暴力催收问题让抖音放心借成为被投诉的重灾区。
二是,压降规模与杠杆已成为互联网金融整改的主旋律。此前,蚂蚁已大幅缩减了贷款余额。而抖音较高的杠杆率也容易使其成为监管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对头部互联网小贷平台来说,今年消费贷业务的核心目标已经不是规模增长,而是合规与资产质量的提升。从这一点出发,目前,腾讯一边以灰度测试掩藏锋芒,一边增强风控以获取优质资产的路线或许是更优的解法。
据了解,腾讯分付的风控手段之一是在用户发生逾期后,对其微信支付功能进行止付、限制新开微信支付账户等措施。这也显示出腾讯小贷业务的另一重优势——依托已成型的金融生态和市场份额,为新业务提供支撑。
未来,随着分付、分期等产品成熟度持续提升,腾讯的小贷产品有望全面放开。而如何巩固小贷的现有优势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消费金融成长为腾讯新增长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