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雷军在2024年度演讲上袒露的内心想法,也是对跨界造车一次充满勇气的表达。只是,曾在2023年度演讲上被视为王炸的仿生人形机器人,这次却只字未提,外界一直在猜测,小米此举意在蛰伏,亦或放弃。
直到近日,小米集团联合王田苗、北京智源研究院等,投资了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 小雨智造 ",目前已完成亿元种子轮融资。
答案随之浮出水面,小米押注机器人赛道的野心犹在。只是,这次切入点为什么选择具身智能,为什么是小雨智造,背后似乎另有深意。
工业4.0时代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这是小米集团首次投资具身智能企业。尽管如此,具身智能体的终端产品智能机器人,小米早已推出展示机亮相大众视野。例如,2021年的首款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2022年的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
那么,小米为何仍然选择投资小雨制造?
天眼查显示,小雨智造是一家大模型智能科技公司,聚焦于打造工业领域的大模型智能机器人平台。其核心技术是打造“一脑多形”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即用一个高泛化能力的智能体核心,控制多个场景下、不同形态的机器人本体。
此外,小雨智造近日还完成了公司成立之后的又一个大动作,与松下的合资公司唐山松下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先进的大模型智能焊接机器人。据悉,此次“一脑多形”也将应用在智能焊接机器人上。
从小雨智造的核心技术和推进重点来看,其与小米智能工厂的布局规划“不谋而合”。截至目前,小米智能工厂内部已引入全链路自主设计的大压铸设备集群和超过700个机器人,从生产到质检的全流程均已实现自动化,每76秒便可下线一台小米SU7。
可见,小米智能工厂在生产环节中的高智能化和数字化特性,正是小雨智造可以深度融合的切入点。
小米汽车工厂总装车间(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小雨智造创始人乔忠良是小米的初创成员之一,曾经是MIUI研发负责人,负责MIUI 9到MIUI 12等产品的研发,直至2023年1月才从小米离职,随后便创立了小雨智造。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小米选择小雨智造也属于将“自有资源”运用到极致。
显然,小米投资小雨智造是一次双向奔赴的互相成就,但小米此举背后的思考或许不止如此。
具身智能背后,小米对应用场景的全新思考
小米自2015年开始就布局智能机器人业务,最早投资过九号公司、石头科技、法奥机器人等公司,再到如今首投具身智能科技公司小雨智造,这一转变背后还透露着其他信号。
回顾小米入局智能机器人的全历程。最初,小米基于自身的消费电子基因,选择的是服务人,首选的落地是家庭或服务场景。
例如,2021年的CyberDog,宣传时强调的是它类似宠物狗一样的陪伴、迎宾功能;2022年的人形机器人CyberOne,当时宣传的核心卖点是“高情商”的语音情绪识别能力互动能力。
当时,同期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公司,想法也各不相同。以波士顿动力为一派的,追求极致机能以求达到超越人的方向;以特斯拉为一派的,主张落地工业场景,由人形机器人代替工人完成重复劳动。
尽管,从市场规模来看,一户一个或多个机器人的市场体量,对比工业市场的应用规模,服务业与家庭场景确实更有吸引力。然而,这条路线的最终结局是“此路不通”。
曾被软银集团寄予厚望的Pepper机器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自2015年发售后,Pepper机器人落地服务业,从事接待、导购等工作。2015财年,软银机器人亏损10亿美元,最终以累计生产2.7万台收场,并宣布于2020年停止生产。
Pepper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以下三个“致命短板”。
一是,作为一款家用或服务机器人,无法胜任对话和移动以外的工作,虽然适配于接待、导购等工作内容,但实际应用场景太少,不具备超预期的使用价值。
二是,产品造价过高。Pepper当时的售价高达3万美元一台,相较于同样场景的人力成本,并没有优势。
三是,情感交互功能“名存实亡”。当时人工智能技术尚不成熟,Pepper的对话指令基本属于事先设定好的内容,现实情境下的人机交互仍无法实现。
现阶段,小米的CyberOne机器人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单台成本超60万,而且无法量产。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现阶段智能机器人想要渗透家庭、服务场景,还为时尚早。而投资小雨智造,转战智能化生产,落地工业场景,更是小米对旧思路的重新梳理和调整。
小米机器人正式开启“特斯拉路线”
小米机器人在家用服务场景的试点阶段性“落幕”后,敏锐的进行了产业战略上的调整。
我们会发现,这也是机器人行业已经达成的共识。自2023年人形机器人浪潮开始之际,几乎所有人形机器人企业都将落地重心转向了工业制造,尤其青睐于落地汽车工业。
最早,引领这次浪潮、喊话落地工业场景的特斯拉,今年5月,发布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最新进展视频,展现了Optimus分拣电池、行走、执行工厂任务的能力。
随后6月,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乔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长。小米的人形机器人在自家汽车工厂落地已经“实锤”,这也预示着小米机器人正式转向特斯拉的工业制造路线。
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的爆发,人形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积累已经有明显进步,尤其通过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迁移,让人形机器人在成本与能力上变得可行。
跟随这股浪潮的头部企业也逐步增多,人形机器人企业Agility Robotics与福特达成合作,将人形机器人引入到汽车产线上;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也接连与蔚来、东风柳汽展开合作。
这其中,特斯拉和小米相对较为特殊,因为两者既有机器人又有现成的制造场景,他们获取数据和训练会更便捷。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也认为,中长期来看,工业制造和物流领域,随着技术的提升及结构化场景的开放,在获得更高的场景数据集训练后,在局部场景也能有落地的可能性。
现成的应用场景,以及长期在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投资布局,为小米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长期开拓提供了稳固基础。
结语
小米重新出发,将机器人的落地重心由家用服务场景转向工业制造场景,这是一次顺势而为。
尤其在智能手机转为红海市场,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的背景下,一度对手机业务高度依赖的小米,无疑需要提早为未来进行布局和筹划。
如此境遇下,小米低调押注机器人赛道,开辟工业场景落地,并不是放弃,实则在为未来“铺路”。
作者:琴声奏响时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