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周铭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尽管我国“AI+医疗”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
2024年1月末,东软集团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2亿元到0.86亿元,将实现转亏为盈。
不过,东软集团光鲜亮丽外表的背后,却可能也是一地鸡毛。
相关资料显示,前身是东北大学校办企业的东软集团,如今是一家市值超过1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东软集团业务覆盖面广,涉及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及软件产品与服务等多个领域。
外包,成为了东软的软肋之一。此前,因为多个地方的承包项目系统崩溃,导致外界对其专业性质疑,这给东软造成了口碑上的损失。
然而,也存在着船大难掉头的情况。虽然东软集团涉及项目多,却曾深陷盈利难的困境。2022年,上市27年的东软集团首次出现亏损,金额高达3.43亿元。而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东软集团的业绩增速也并不算乐观。
那么,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巨型软件公司,东软集团准备如何突破困局呢?
1、布局“大而全”却深陷盈利难
成立于1991年的东软集团,早在1996年就已经挂牌上市,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
虽然东软集团属于一家软件公司,早年主要做软件产品,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软涉猎的业务已经非常广泛,包括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众多领域,并成立了东软医疗、熙康、望海、东软睿驰、融盛财险等多家公司。
毋庸置疑,按照东软的规划,希望能够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在各个领域都实现稳健增长和良好业绩。
但现实往往和理想有壁垒。东软集团2022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6亿元,扣除东软睿驰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影响后,同比增长14.8%。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29亿元。
分行业来看,东软集团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企业互联及其他、智慧城市和智能汽车互联四大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82亿、35.80亿、16.63亿、22.39亿,毛利率同比增减分别为-6.85%、-5.82%、-5.00%、-5.83%。
从以上可以看出,四大业务的毛利率与上一年相比均呈现下降状态,而医疗健康的同比下降幅度最大,为-6.85%。
对于出现亏损情况,东软集团主要归咎于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项目交付验收、项目回款等方面遭受了较大冲击,才使得全年业绩未能完成年初计划。
但数据证明,尽管东软集团2023年的财报数据已经回归正向增长,但增长情况却不算乐观。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了12.56%、4.71%,很显然,东软陷入了业绩增长缓慢的困境中,难以支撑该公司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东软集团寄予厚望的拆分上市之路也并不顺遂。
和多数大企业一样,东软集团将业务进行分拆,就是期望可以收获更多IPO。2020年9月,东软教育成功在港交所挂牌后,东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东软睿驰,也都被寄予厚望能在科创板上市。
但现实远不如想象般美好。譬如东软熙康,接连三年递交四次招股书才最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 “互联网护理第一股”。然而,还没等东软熙康坐享成功喜悦,就因在上市首日破发而使不少投资者丧失信心。
第一财经报道称,2023年9月底,东软熙康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为4.76港元/股,上市当天以2.72港元/股收盘,当日股价跌幅逼近43%。
此后,东软熙康的股价也一直低迷,3月25日收盘价为1.14港元/股,股价不足发行价的三分之一。
此外,被誉为“国产CT一哥”的东软医疗,其上市之路也是一波三折。2020年,东软医疗曾经向上交所递表希望能在科创板挂牌。时隔不到一年,东软医疗将上市地点改为香港,连续三次闯关IPO,却始终无疾而终。
和很多大企业一样,东软集团虽然家大业大,但实际业绩走势差强人意,想要打造的上市公司集群也难以如愿。
2、被困在“外包”的东软
作为一家发展了30多年的老软件公司,东软如今的困局,也和其当初选择的发展路径密不可分。
众所周知,东软集团是一家软件研发企业,早期曾做过软件开发,但之后因为盗版的原因,东软曾放弃了独立软件产品研发,而是走上了国际外包的道路。
在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道路上,由于印度软件外包业务的成功,一度在国内掀起了一波软件外包热潮,甚至一度成为软件行业争论的核心。
2006年,在中国软件创新发展与国际化峰会论坛上,东软创始人刘积仁曾与中国工程院士倪光南就中国是否应该效仿印度软件外包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当时,倪光南认为软件外包没有技术含量,难以发展成为核心业务。同时,印度走“软件外包”模式,是因为不像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譬如制造业就对嵌入式软件有着很大的需求。
但刘积仁坚持认为,软件外包是提升中国软件企业竞争力和成熟度的最佳方式。
事实上,从商业角度来看,刘积仁的选择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年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完善,盗版泛滥,如果不走外包之路,或许东软都难以走到今天。
2005年,我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9.2亿美元,占全球软件外包的2.3%。而在同一年,发展迅速的东软,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在次年其外包营收首次超过1亿美元。
尽管东软在软件外包之路上走得顺风顺水,但敏锐的刘积仁意识到,国际外包行业正在走下坡路,转型才是硬道理。
随后,国际外包收入占东软总营收的比例不断降低,东软绝大部分收入变成来自政府信息化订单。
表面上看,东软已经成功转型,但实际上,东软并没能真正撕掉外包这个标签。
2022年,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网》发布的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榜单上,东软同时获得“2021年度软件出口排行榜”和“2021年度服务外包排行榜”双项第一。
同时,东软接二连三被爆出敏感事件,也被诟病是因为长期做外包业务,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2年,在疫情期间发生的“成都核酸系统两度崩溃”事件,令东软集团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无独有偶,西安“一码通”也曾出现两次较大范围崩溃,负责“一码通”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西安东软则被质疑专业性。虽然东软集团当时在互动平台回应称故障与应用层无关,却难以被大众接受。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一位信息科技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公共系统,东软提供的‘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化解决方案’,不只是单独作为一套软件进行售卖,而是提供了整个体系的解决方案。因此除非东软拿出压力测试报告证明应用系统、服务器性能等满足高并发需求,否则只说是网络原因很难让人信服。”
3、加大研发投入,寄托AI赛道
事实上,东软集团研发的系统频繁出现问题,与其研发投入低有一定关系。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东软集团全年研发费用为9.21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24%,较上年增加0.48亿元,增幅为5.50%。虽然东软集团研发投入不低,但与中国软件、科大讯飞等其他软件公司相比,其研发费用却明显偏低。
据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东软集团研发费用3.38亿元,占销售额的比重接近10%;而中国软件研发费用9.72亿元,占销售额比重高达27%;科大讯飞研发费用14.39亿元,占营业额比重高达17.9%。
不过,东软集团正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似乎有意弥补劣势。
东软集团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15.4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35亿元。细分至公司不同部门的成本,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均出现了不同比例的增长,分别为1.36%、4.89%、9.19%,可以看出其研发费用的增长最多。
此外,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136件,新申请专利75件,授权专利7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6件,主要分布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
同时,东软集团也在积极求新求变,努力抓住AI的风口,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在医疗领域,东软集团推出了多款AI+医疗行业应用,包括添翼医疗领域大模型、飞标医学影像标注平台4.0、基于WEB的虚拟内窥镜等。全面进行“AI+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生态图谱战略布局。在汽车领域,东软集团则推出了数字体验设计系统“OneUX”,致力于实现让软件定义汽车。此外,东软集团还和百度在大模型方面深度合作,是百度生成型大模型AI产品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
在很多人眼里,成立三十多年的东软集团已步入中年,求稳或许才是更好的发展途径。但刘积仁却认为,东软在发展过程中,其实还有巨大的能量和空间还没有释放,为了变得更好还可以不断变革。
要知道,曾经的金山也和东软一样因为盗版问题苦恼过,但金山却依旧坚持开发WPS,如今成为了中国市值最大的软件公司。
现如今,新风口AI正在吹向软件行业,又给了东软再一次选择的机会。希望这一次东软可以牢牢抓住,真正登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