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s要点速读:
1、日元加息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而是长期逻辑的巨大转变。这种变化引起了全球资本的重新流动和资产估值的调整。
2、过去几年,利用日元的低利率和负利率与非日元资产进行利差套利(CARRY)交易,形成了以日元为融资货币的庞大交易结构。日元加息后,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3、全球三大“刚性泡沫”——美股、中国房地产和日债,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调整阶段,日元加息后,日债可能将是下一个破灭的泡沫。
4、如果日债出现问题,全球安全资产将减少,投资者可能会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5、对中国来说,目前我们面临需求不足和通缩的局面。我们刚刚降准降息,但日元加息可能会延长我们的收缩周期。可以说是,好不容易熬过了美元紧缩周期,还要继续熬日元。
6、我们迫切需要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然而,日元加息让我们面临新的不确定性。日元加息后,人民币资产无论是股和债,都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7、日本的经验表明,应当更多地关注财政投资,以创造需求和促进消费。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715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674篇原创文章。
日元加息引起全球资本的重新流动和资产估值的调整
日元虽然被视为世界第三或第四大结算和储备货币,但外汇交易量仅次于欧元,排在世界第二位。近20年来,日元一直处于降息周期,甚至首开负利率政策的先河,为全球提供了大量安全的资产和避险资产。
过去十几年,尤其是自次贷危机以来,全球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安全的资产。尽管日本经济并没有显著增长,但它的稳定性——无论是通缩还是低增长——使其成为避险资产的提供者。日本经济的稳定性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安全和避险资产,仅次于美元。有时,甚至在美元自身成为波动源时,市场参与者会转向日元寻求确定性。
日元还创造了历史上最长的债券牛市之一。过去十几年,美股、中国房地产和日本债券被视为三大“永不破灭”的泡沫。但是,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泡沫已经破裂,下一个可能破裂的会是日债吗?
最近两个月,日本债券的收益率不断上升,这可能标志着日债走势的转变。日元加息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而是长期逻辑的巨大转变。这种变化引起了全球资本的重新流动和资产估值的调整。
我们注意到,不仅是A股和中国债券市场,甚至印度市场也受到了影响。交易员正在重新布局交易头寸,有报道称正在抛售印度资产,转而购买日本资产。巴菲特从去年开始也转向投资,大量买入日本商社的股票。过去,日元作为融资货币,现在可能转变为投资货币。
近二十年来,国际资本一直利用日元的低利率、负利率与其它国家进行利差套利交易,即借入日元换取高息的非日元资产。就像最近几年中国降息美元加息的错位周期,投资者在中国资产和美国资产之间进行CARRY交易一样。只要利差存在,这种交易无法停止,除非通过汇率调整来达到均衡。
这种转变是巨大的,我们不能仅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而应看到整个金融周期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应横向观察全球情况。目前,美元从加息转为降息,而日元却在加息。这种周期的错位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的再次流动。
如果日债出现问题 投资者可能会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日元是第二大交易货币,长期的低利率导致了套利交易的盛行。美元加息时,日本如果不跟随加息,日元会不断贬值。贬值会导致通胀,特别是对于日本这样的资源进口大国,贬值导致资源价格上升会导致通胀难以控制。日本的通胀并不是需求拉动型,而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与美国的情况不同。
日元是第二大交易货币,长期的低利率导致了套利交易的盛行。美元加息时,日本如果不跟随加息,日元会不断贬值。贬值会导致通胀,特别是对于日本这样的资源进口大国,贬值导致资源价格上升会导致通胀难以控制。日本的通胀并不是需求拉动型,而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与美国的情况不同。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被认为是导致通缩的原因,但可能实际情况是双向的,即通缩环境下人口出生率下降。长期的低利率和债务问题导致了社会问题和贫富分化的加剧。
现在,日本的通胀虽然上升,但并不是健康的通胀。日本的债券市场可能也会面临问题,因为债券收益率已经开始上升,预示着债券市场的熊市即将到来。全球三大泡沫——美股、中国房地产和日债。中国房地产已经破裂,日债可能将是下一个。
如果日债出现问题,全球安全资产将减少,投资者可能会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过去,日本的低资产收益率使得日元成为融资货币,但加息后,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日本的资金可能会回流国内,包括巴菲特在内的投资者已经开始投资日本市场。
总体而言,日元加息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随着通胀的上升和债务问题的加剧,全球经济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美元进入降息周期,人们注意到日本的债券投资也在发生变化,资本逐渐回流至国内市场。然而,短期内,尽管日本央行加息,日元汇率却出现了贬值,这可能与市场预期有关,因为这次加息是低于市场预期的,是鸽派加息。市场对于日本央行加息的幅度和节奏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交易者采取了类似宽松政策的交易策略。
日本鸽派加息后,日本央行又出现鹰派言论,导致日元汇率波动加大,这表明日本从长期稳定的“好孩子”角色,转变为给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的“坏孩子”。日本加息的意义不仅在于加息本身,因为这是预料之中的,而在于加息节奏的不确定性,这改变了市场对日本资产稳定性的预期。
日本必须在通胀周期中展开行动 以便在问题再次出现时有手段应对
3月19日,日本宣布退出负利率和YCC(收益率曲线控制)并加息后,市场反应却是偏向宽松。这是因为市场已经预期到日本的通胀水平和资产价格上涨将迫使货币政策正常化,但日本央行采取的措施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市场反而出现了降息的态势,日元汇率大跌,日经指数大涨。
但最近几天,随着日本央行鹰派委员田村植树的发言,市场再次陷入不确定性。田村植树强调必须加快日本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进程,这给市场带来了新的交易信号。因此,美元指数出现波动,人民币汇率也受到影响,市场影响非常显著。
日元加息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我们需要从历史角度来理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开始日本进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引发的大通缩,几十年来一直是降息管理通缩,今天是第一次加息管理通胀。
中国目前也进入了去房地产化或前所未有的房地产周期调整。我们一直试图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学者辜朝明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最近在国内多次出现讨论中国的房地产调整和资产负债表问题。
回顾历史,日本与中国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在1989年之前完成了城市化,制造业非常强大,形成了大量购买力,加上杠杆作用,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可怕上涨。泡沫破裂后,监管层收紧了融资条件,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导致房价急剧下跌。东京等大城市的房价下跌了70-80%,进入了漫长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期。
负债是刚性的,而资产减记导致资产负债表不平衡。企业没有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也没有招聘新员工的意愿,导致通缩和经济增长停滞。这就是所谓的“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的债券牛市持续了三十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2016年甚至出现了负利率。这一时期也见证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美股的长期牛市。2013年,安倍晋三推出了“安倍经济学”,包括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和提高工资等措施。
日本央行在2013年4月实施了QQE,无限制购买债券,甚至直接购买股票和ETF。但随着通胀的出现,日本央行开始逐步放宽对收益率曲线的控制,直到2024年3月19日完全加息,退出负利率和YCC,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个过程类似于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逐步放开。日本央行的行动是顺应市场和历史的趋势,因为通胀已经起来,没有必要再压低利率。因此,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反应并不买账,反而出现了预期差,导致市场出现了降息的态势。这是日本从降息到加息,从QE和YCC到放弃这一政策的正常化过程。
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副牌,当有条件放开并回归正常化时,应尽快行动。日本目前CPI已经上升到3%,如果还不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不告别负利率并开始加息,那么等到经济衰退时将无工具可用。因此,日本必须在通胀周期中展开行动,以便在问题再次出现时有手段应对。美国也在采取类似的策略,特别是在2010年至今的这十几年里,美国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现在应当收牌。
我国迫切需要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
对中国来说,目前我们面临需求不足和通缩的局面。我们最近一年多九次降准降息,但日元加息可能会延长我们的收缩周期。
我们还面临一个内部问题,就是与日本过去相似的房地产问题。过去,每次面临需求不足或经济下行时,房地产都会作为对冲手段。但现在,由于房地产出现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熬过这个周期。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房地产行业不仅未能作为对冲手段,反而对GDP产生了拖累。如果去年房地产市场能够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的GDP增速可能不止5.2%。实际上,房地产行业对GDP的拖累可能达到了0.3个百分点,这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广义上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因此我们目前正处于一种短期内难以摆脱的结构性收缩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然而,日元加息的出现并不容易应对。我们看到A股市场实际上已经反映了美元降息预期的影响,春节过后,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反弹。但随着日元加息的消息传来,市场可能再次面临外部流动性收紧问题的挑战。
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在采取行动,尽管中国央行已经多次降息降准,市场反应却并不积极。这可能是因为政策的实施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导致市场对政策效果持怀疑态度。中国央行应该学习美联储的决策风格,更加明确和果断。
全球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使得各国央行在制定政策时都面临困难。美国虽然有丰富的危机管理经验,但也在通胀问题上出现了误判。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各国央行都在小心翼翼地调整政策。
日元加息的历史数据显示,每次加息都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但这次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人工智能革命的推动下有所提升,这可能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尽管如此,日元加息对全球资本的重新平衡和大类资产的重估才刚刚开始,未来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加剧。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应保持谨慎,关注市场动态,并准备好应对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通过财政政策和提高居民收入来提振消费 是中国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有效策略
目前,资金流向中国的趋势显示出流出的特征。这背后的原因主要与产业链转移有关,这是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历史上,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将产业链转移到了日本,随后在九十年代,日本的产业链又转移到了亚洲四小龙。现在,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成本上升和地缘政治风险,产业资本开始外移。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去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流入,这表明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可能在撤离。同时,人民币汇率尽管在资本流出的背景下仍然较高,这可能导致资本流出时获得更多利益。尽管中国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高的贸易顺差,但外汇储备并没有显著增加,这表明资本流动是双向的。
然而,中国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工业产业体系和最有底蕴的制造业文化,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成本相对较低。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的物价保持稳定,这可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吸引资本回流的机会。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资金回流趋势,北上资金仍然显示出流出的特征。
至于提振消费方面,日本的经验提供了一些借鉴。日本过去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而忽视了财政政策在创造资产方面的作用。日本的经验表明,应当更多地关注财政投资,以创造需求和促进消费。疫情之后,日本政府也通过给个人补贴的方式来提振消费,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关注个人收入的提高,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和房地产、地方债务风险的解决可能会影响资金流向。全球通胀和中国的成本优势可能会在未来吸引资本回流,但短期内资金流出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同时,通过财政政策和提高个人收入来提振消费,可能是中国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