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泛能网程路:能源产业互联网,行至中程

  泛能网的能源产业互联网的标杆价值还不仅于此。其在产业互联之外,也更大的特殊性在于其也更在成为整个碳市场的“辅助运营商”,包括电力、碳等一系列被泛能网帮助企业改造和沉淀的要素资产,都在构成着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底层。

  这恰是产业互联网的最佳诠释,即在帮助产业链企业转型的同时,也更可以通过“网”的规模和集群效应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数据流通、数据驱动形态以及上下游的连接程度,进而拓宽整个市场的天花板容量,盘活产业链。

  作者| 皮 爷

  出品|产业家

  思路清晰、有热情、有激情、懂产业,这是程路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是新奥旗下泛能网的负责人, 也 更是一个能源行业的老兵。

  关于泛能网和程路的标签,网络上能查询到的 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提及“能源数字化”,泛能网是一个在各种场景中必定绕不开的话题。

  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如今,伴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绿色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相应的布局,或从硬件侧、或从软件侧,基于企业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而进行相应的内部“减碳”计划。

  对应到服务商侧,则是更能看到一个个企业的入局,除了新奥数能、远景能源、树根互联这样深耕产业侧多年的能源数字化服务商,也更有如华为、国网信通这样的通信服务商,此外,也有如阿里云、腾讯云这类云厂商,都在通过不同的形式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相关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但在如今,基于能源数字化的需求更是在向前一步。“能源数字化不单纯是实现碳方面的指标,企业更需要真正实现效益方面的提升。”程路告诉我们。

  实际上,过去几年时间里,程路和泛能网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客户的企业内部,而且频次正越来越高。而这些来自传统工厂、建筑、园区等相关赛道的企业,也恰是让泛能网的能源数字化标签愈发亮眼。

  能源数字化的终局是什么?就当下而言,中国的能源数字化已经行进到了哪一步?以及就泛能网这些企业而言,它们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在距离望京附近的摩托罗拉大厦,我们见到了程路。在两个小时的深度交流中,他向我们讲述了过去几年中国能源数字化一线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命题有关于企业观念,也更有关于泛能网所属的企业——新奥数能,有市场加法,也更有业务减法。在此之外,也更有如今正行至中程的能源产业互联网。

  在《基业长青》中,被无数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是,“高瞻远瞩公司的关键问题不是‘我们做得有多好’或‘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得很好’,也不是‘我们要有多好的表现才能应付竞争’。对这些优秀的公司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明天怎样做得比今天更好?”

  这是正在进击的中国“双碳”和能源数字化的缩影,也更是泛能网,这家站在能源数字化中心舞台上的标签密码。

  一、握紧拳头,和驶向能源产业纵深

  2022年,程路选择了一个不同于其它管理者的主节奏:做“减法”。

  “最多的时候泛能网有33款产品,各种产品非常多,包括运维、管理、控制系统、碳等等,最后我精简为5款核心产品。”他告诉我们。这五款产品分别是电力智慧运维、锅炉智慧运营、空压机智慧运营、暖通智慧运营、能碳管家。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大的背景是,在面向企业的能源数字化市场,尽管服务上面向的企业终端种类有限,但对于不同的硬件设备以及中间不同的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产品进行服务,而对服务商而言,如果没有足够清晰的产品脉络,就容易形成“产品烟囱”。

  对泛能网而言,更是如此。实际上,在程路做“减法”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泛能网已经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策略调整。“最开始是专门面向新奥能源的对应企业做控制系统,而后是基于中台概念进行数据的底层建设和打通打磨出产品,之后还采取了包括物联引流在内的方式。”程路告诉我 们。

  也可以说,在过去几年的路径探索中,一个一直被尝试回答的问 题恰是:如何在新奥能源,这个在能碳行业深耕30年的企业之上,构建出一套有价值且有门槛的数字化产品?

  在过去几年的尝试中,不论是基于新奥集团下属能源站自控系统的建设,还是单纯基于数据中台和引流模式的探索,都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产业数字化回答。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在引流策略实行中,尽管付出了极高的研发成本,但最终企业客户的留存率却不足20%。

  泛能网应该走的能源产业数字化路径到底应该是什么?实际上,这也恰是程路选择做减法的原因。

  基于超85%的碳排放来自能源活动的客观情况,程路认为要将能和碳进行融合,在数智世界里能和碳一定是融合一体。于是,泛能网在业内首创能碳一体的数智化解决方案,通过物联设备获取设备设施用能数据,并转化为碳数据,形成全链条的碳足迹,推动能碳实现融合计量;基于能源预测及碳预测、能源优化调度与碳减排相结合,推动能碳协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在特定设备侧的需求。

  2022年底,一张成绩单被交出:基于5款产品,泛能网营收跨越1个亿,且产品复购率超过85%。

  更大的变化也在团队侧。在聚焦的产品策略对应下,过往的企业内部冗杂的模式被重构,团队更有战斗力,也更为精简。“最开始我们整个团队有800人,但现在是500人,能做的事情和产出的成绩却更多了。”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程路正在思考如何构建产业互联网大模型。即从真正的需求出发,在产品侧进行收敛、聚焦和深耕,把更为实际和实用的产业命题作为数字化策略的突破口,进而构建真实有价值的能源数字化供需关系,并以此作为企业核心大模型的基础。

  “真正的数字化模型应该是‘产业+互联网’的模式,而不是‘互联网+’”的形态,一定是产业在前面,在实际场景中创造价值。”程路表示。

  当然,在2022年年底,这个收获成绩的节点,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程路面前:在验证了设备侧的应用之后,下一个更大的增长势能在哪?在数字化的单点之外,能源数字化的网和泛能的“网”分别都应该在哪?

  二、从单点到方案,从监测到干预

  2022年,一个重磅级项目被泛能网拿下,它就是全球前十某乳制品企业的工厂能源数字化建设改造。

  该企业要做的事是想通过建设一个集中式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厂区的多重设备终端,比如制冷、空调、锅炉、空压、水处理、污水、配电等等,实现更为全面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精准的能源管理,以降低能源账单,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数智 基础。

  尽管这不是泛能网拿下的第一个工厂标的,但对程路而言,冲击感依然强烈。“你会发现工厂的全量能源系统,不是由一个设备的单点构成的,而是要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才能达成最终的目标。”

  这种“冲击感”对应的恰是2022年程路为泛能网初步敲定的方向,即聚焦单点设备,基于此进行企业服务。但面对如这类企业的大型工厂的能源管理系统而言,这种单点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对泛能网和程路而言,下一个核心命题恰是应该如何成为市场需求的更合格供应方?

  答案被迅速给出。在2023年的年初规划上,几个业务方向被程路清晰地罗列到泛能网团队面前:纵向,做更深度的南向控制;横向,做面向场景和需求的解决方案。另外,强化泛能网的IPD产品研发体系。

  从本质来看,这也恰对应着程路的更近一步思考,即在被验证的能源设备应用数字化产品之下,泛能网更应该构建出的下一层次竞争力恰是要做厚和做“全”。

  纵向对应的是在具体设备环节的更深层参与,即在监测之外,更要尝试向控制侧迁移,即构建出能源系统的数字闭环,让其在可视之外更可用,成为真正的生产环节参与者和生产力构建者;横向则对应的是场景侧的需求满足,即从产业的立场出发,真正将自身的各个产品之间进行横向的打通和串联,进而帮助企业解决某些大场景的能源数字化命题,比如上文提到的乳制品企业、晶科电子这种大型企业。

  IPD产品研发体系,对于这个一直被外界冠以“华为”标签的研发机制,程路的理解是要让产品更具备兼容属性,基于“定制化的标准化”的模式在减弱产品交付模式的同时,更增强对客户场景需求的满足度。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恰是泛能网自己能织造的一张网。即在能源产业数字化方向向更深处和更广处全力进发,在固有的产品模式下,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产品方案设计进而满足更大更全面的市场需求。

  在程路的思考里,这是泛能网能拿下的市场。能清晰看到的是,和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泛能网本身是从产业的背景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转化用户的需求,更多更好地聚集能碳产业链上的生态各方,形成最优的解决方案并高效落地。这是泛能网,作为产业企业所具备的优势。

  在业务深度环节,进度条也已经在加速行进。“现在部分能源设备已经实现了从可视向可控的转变,比如配电、锅炉等等,其它类型的设备正在进行中。”程路告诉我们。

  在工厂、建筑和大型园区等场景中,泛能网将基于客户的生产计划、用能计划对能源设备设施进行高效的控制与调节,这才是真正的以需定供、多维寻优,也才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节能减碳。这种横向和纵向的进击也恰构成着泛能网的新核心竞争力。

  “比如平时很多工厂都是开足能源供应生产,但这种用能方式会带来浪费,比如电,后期我们可以通过边云控制实现能源的弹性供给,帮助企业减少能源浪费。”程路说道。

  2023年泛能网的加速也恰印证着这种产品侧的价值。据了解,截止到今年年底,泛能网的交付金额已经达到3个亿,是2022年的3倍。

  三、能源产业互联网的中国范本

  但程路和泛能网所做的,或者说所发挥的价值还远不仅于此。

  “在浙江杭州的临平园区,我们更等同于一个虚拟电厂的运营商角色。”程路表示,“之前是由企业和电网对接,电网会通知企业什么时候可以申报电量等等,这些都是由企业人工对接完成,但现在都在我们泛能网的平台上自动完成撮合交易。”

  可以说,泛能网在成为电力能源数字化服务方的同时,其也更帮助企业实现了碳资产的沉淀和生成,换言之,其也更成为一个碳资产的可视化平台。而在如今开放的虚拟电厂交易市场,这些经由泛能网帮助沉淀下来的电力资产又在虚拟电力市场上重新交易,通过辅助交易的模式连接企业和交易市场,进而为企业获得额外一部分资产收益。

  这也正是泛能网被外界冠以“能碳一体”标签的核心原因。 即在理解泛能网是一家能源数字化服务商的同时,其也恰是一个帮助企业沉淀碳资产的服务平台。

  实际上,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对于产业互联网是何种形态,外界一直持讨论的态度,即在成型的产业互联网模型中,它应该具备怎样的效能?

  而对程路而言,他的思考也在愈发清晰。

  如果单纯从泛能网的产业路径来看,其作为一个产业互联的平台,恰似“能源界的阿里巴巴”,通过平台的模型搭建起能源数字化需求方和供应方的桥梁,进而更好地帮助企业能源数字化转型,而在局域之上,更可以基于平台效应实现地区集群的管理和 更高 维管理。

  但显然,泛能网的能源产业互联网的标杆价值还不仅于此。其在产业互联之外,也更大的特殊性在于其也更在成为整个碳市场的“辅助运营商”,包括电力、碳等一系列被泛能网帮助企业改造和沉淀的要素资产,都在构成着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底层。

  这恰是产业互联网的最佳诠释,即在帮助产业链企业转型的同时,也更可以通过“网”的规模和集群效应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数据流通、数据驱动形态以及上下游的连接程度,进而拓宽整个市场的天花板容量,盘活产业链。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在具体的地区,泛能网还采取了智能运营中心的模式,也被称为能源的“美团”模式,即由在接入运营中心之后,包括锅炉、电机等等能源相关设备的运维都可以线上下单,线下满足,实现集中管理和集中配置。

  程路告诉我们,“最大的运营中心在浙江,整个运营中心接入了100多类设备,包括锅炉、空压冷机、光伏储能、电机等等,可以实现城市级别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运营中心一块职能是运营和管理,另一块职能是交易。”

  四、连接、“坐板凳”和能碳新基建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工作。

  而根据一份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超过1700家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了2022年ESG相关报告,较2022年的1112家ESG披露企业增加近600家。

  “我们一直在坐板凳,虽然不是冷板凳。”程路笑着说,而伴随着国家对于碳交易的重新要求以及能源和碳双边市场的打通,泛能网还将迎来一波更大的机会。

  在如今,程路还在强化泛能网的各项“指标”。据了解,在对部分场景或企业的交付中,泛能网开始基于仿真技术进行远程的交付,真正实现数字孪生的现实镜像和模型控制,进而降低交付成本。

  此外,在人才梯队上,为了更好的服务产业中的企业,程路开始推动数字人才和能源人才的融合。泛能网的人才架构由原来的“产业人群:互联网人群为1:3”的比例调整为双方比例为1:1。在他的思考里,产业和互联网能力都是泛能网的核心底座,只有双方结合,才能保证泛能网产品和方案的迭代和有效地交付。

  “我们内部每周都有个栏目,叫‘产业人的数说,数智人的能说’,现在已经做了30多期了,就是为了让团队兼具产业和互联网两种能力。”程路告诉我们。“泛能网已举办各类人才融合活动14场,共有2万余人次新奥人参与学习并共同成长,泛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得到了很大激发。”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伴随着双碳指标的加速,泛能网这样的企业在成为企业赋能者的同时,其也更在成为国家双碳建设的底层基建,在帮助单体企业进行能源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它也是区域乃至中国的能碳渠道商和运营商,成为能源和碳两个市场的桥梁。

  低调扎实、思考全面、团队战斗力强劲、不追风赶口……这都是程路,也是泛能网身上展现出来的特质和鲜明属性。在双碳东风的加持下,他们所践行的、所行走的恰是一个愈发清晰且亮眼的中国能源产业互联网之路。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