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697篇原创文章,赵建博士的第656篇原创文章 。
从高速度、高债务向高质量、高效益的转型过程中,金融业成为被整顿治理的第一行业。六年前,我写过一篇《凛冬已至,有多少人假装干银行》的文章,六年来很多事情一语成谶。
从银行到证券,从基金到信托,从一级到二级,从行长到总裁,从客户经理到基金经理,从投顾到投研,从卖方经济学家到买方投资总监,都能感受到回归初心服务实体经济、防风险攻坚战、金融反腐、监管长牙带刺的肃杀和雷霆。这样的行业肃杀和监管雷霆,从2016年严监管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几乎到了履霜坚冰坚壁清野的程度。而且今天看来,仍然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一切都是为了高质量发展。
任何行业都有从生长走向老化的新陈代谢周期,产能过剩阶段的内卷也都异常残酷。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尤其是中国这样财政金融化的独具特色体系,产能去起来会显得更加残酷。白色家电当初进入去产能阶段的时候,薄利多销打价格战,死了无数家中小企业,最后才形成了仅剩的几家独角兽品牌,同时在残酷的竞争中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钢铁煤炭等高耗能行业开始供给侧改革,本质上也是一个去产能周期。与家电行业去产能是一个自发的市场经济过程不同的是,高耗能行业的去产能则是以政府为主导。因为钢煤行业具有非常高的污染性,是一个负外部性的行业,需要政府介入完成。
最近几年,尤其是从今年开始,金融业也进入了这样一个周期。只是,中国具有强大的国家金融控制能力,可以不断的空间换时间,使得金融去产能周期顶部不断钝化,不至于发生惨烈的西方式金融危机。就算这样,今年很多小型金融机构也开始注销合并。比如最近一个月撤销合并的村镇银行,已经超过了过去一年的总和。另外,中国香港是一个相对非常市场化的地区,因此金融去产能的相对比较充分。香港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继 2022 年关闭 49 家券商创下历史纪录后,今年已有 30 家本地券商倒闭。这与2015、2016年供给侧改革时,大批中小钢铁厂和煤矿破产重组有何差异?
高耗能行业是高污染行业,金融业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只不过这里的污染不是自然环境污染,而是风险污染,污染的是社会环境。金融业的产能过剩周期,往往表现为杠杆过度,超过明斯基时刻的阈值,最后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去产能。但是,当金融业发生危机的时候,不只是金融行业本身来承担,而是整个社会负担,所谓的负外部性。基于此,在全世界,金融都是高管制行业。每次金融业发生危机,最后的救助资金和平准基金都是纳税人的钱。
但与此同时,每次危机发生后,无论是2009年美国的次贷危机,2011年欧洲的主权危机,还是2020年的疫情危机,金融行业成为稳定经济的主力军。央行+财政部通过释放基础货币和降低杠杆成本,来塑造一个有利于稳定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宽松环境,这个传导机制主要依靠的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不同的是,美国利用的是央行+资本市场,中国利用的是商行+信用市场。金融的现代性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
建设金融强国,看似是金融机构之间的较量,比如有多少一流的金融机构,有多少有定价权的交易所,有多少国际金融中心,有多少世界500强跨国金融集团,金融业产值全球占比等等,实际上则是金融治理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金融能力的强弱,要看这个国家的监管体系能不能构建一个对风险“群体免疫”的有弹性、有韧性的分布式治理体系,而不是绝对的风险清零。
风险清零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治理理念,是以抵押品、财政信用和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1.0阶段。现代经济的创新项目和高科技公司,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风险敞口清零的银行当铺作业模式根本没有能力服务。现代金融就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金融强国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消灭风险,而是让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去经营风险,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如果还停留在风险清零的传统金融治理阶段,那么现代金融很快就只能向完全抵押品情结的“当铺”退化,而且随着抵押品——主要是不动产的价格缩水,资产负债表的骤然衰退,会进一步向国家信用退化。也就是随着合规要求和监察审计对风险的零容忍,金融机构最后只愿意服务具有国家信用背书的国企、地方政府平台。此时,金融退化成了财政,金融体系退化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就很难说是“金融强国”,也很难说是“真正的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只能说是服务广义财政。
而如果财政与金融高度关联绑定,界限越来越难清晰界定后,政府总是被动的去兜底金融风险,届时虽然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会发生财政危机。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能让政府给金融风险背锅。发达金融体系国家通过吸取教训,能够将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隔离,这也是金融强国的主要标志。否则金融市场的内在不稳定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运行,影响到政治体系的稳定。
对中国来说,有时也是身不由己。次贷危机后,国有控制的金融业成为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工具,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地方基建,都需要金融业提供资金支持。这就催生了一个百年未有的金融产能大扩张,以及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表“大跃进”。在这个大背景下,做金融业是去能力化的:
看似做投资,实则是抱团追风口;看似做风控,实则是“城投债的信仰”;看似是做投顾,实则是营销做流量;看似是做研究,实则在打听消息......在这种“假装干金融”的背景下,价值投资被包装成“时间的玫瑰”,但究其目的不过是让客户更有耐心的等待,实则是害怕赎回采用缓兵之计,唱多卖空,言行背离。
在这样的环境里,原本严肃的金融业一片浮躁喧闹,劣币驱逐良币,逆向选择去专业化;严监管后又是一片焦虑彷徨,风险偏好几乎降到冰点,躺平不作为。剩下的,是靠私人生活、大放厥词等博取流量的网红基金经理,他们拿着时代赐予的β作为自己的α业绩,当市场下行时不顾市场实际情况大肆鼓吹牛市,对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产生较大的误导,自己却靠管理费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假装干金融的乱像,正在金融去产能的大周期下,被严监管的惊涛骇浪淘尽泥沙。真正的金融从业者并不是只赚不赔,而是要以敬畏的心态面对市场,以坦诚的心态面对投资者,以金融向善的理念面对监管者。这一切最终考验的还是专业化的职业素养。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应该走极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最终目的肯定不是绝对的风险清零,而是实现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发展而不是过度管制,通过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通过新型金融形态来推动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这才是金融治理的最终目的,也是金融强国的典型表现。
最近几个月,无论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了高层继续对金融业严加监管的决心,但在思路和基调上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旗帜鲜明的提出打造金融强国,提出鼓励支持形成一流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提出全力发展包括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在内的一系列新型金融业态。
尤其是,决策层的总思路发生了重大调整,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也是年初总理座谈会提到的“不能只踩刹车不踩油门”。说到底,还是要继续推动金融发展。很多监管过度的做法,不仅无法风险清零,还造成了长期的金融抑制。金融治理体系是环境和土壤,什么样的环境和土壤长出什么样的庄稼,“假装干金融”的现象需要金融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改革。如果长期的法治缺失,市场和政府的边界不清,财政和金融纠缠在一起,主要靠无法形成长期预期的政策发文运动式管理,势必会让金融投机资本钻空子。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当下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形势下,除了继续治理“假装干金融”的乱象,更重要的是还是要重建“金融发展”的理念和相互信任的社会环境,逐步减少人为的监督,转变到依靠法治、市场和社会的监督。这样才能动员真正专业的金融资源干金融,做到良币驱逐劣币,打造出一个真正的金融强国来为高质量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