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红利,谁都能吃到吗?

消费最前线
关注
2023-11-22 08:26:13
有6人浏览
分享到:

  文丨江心白

  出品丨消费最前线(xiaofeizqx)

  今年以来,充电桩不断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2023年,已经有多个城市计划要加快充电站建设,截至2022年底,国内车桩比为2.5:1。根据工信部计划,2025年我国将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

  积极的大环境下,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今年4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609.2万台,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4%。今年前4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充电桩88.19万台,同比增加25%。

  时至今日,充电桩产业链背后站满了来自各个领域的代表企业,有车企、电池供应商、传统充电桩产业、第三方运营……似乎,只要它们足够努力,就能轻松吃到充电桩的红利。但摆在它们面前的又是充电桩盈利的艰难。

  据悉,在充电桩建设运营中,一般成本回收周期长达5年左右,不少车企也出面回应充电桩的布局更多是为了服务车主,做好了初期不盈利的准备。但2023年下半年,充电桩布局陆陆续续迎来盈利期,尤其一些传统企业,例如通合科技、盛弘股份等。

  这又让整个产业链看到了希望,充电桩生意场里,家家都在等待崛起。

  充电桩后“人满为患”

  充电桩之所以成为整个新能源赛道上的必争之地,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其增速开始反超新能源汽车本身。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增长为35%,但充电桩的产量增长却一度高达53.1%。

  中信证券的数据也显示,在2022年到2025年,国内充电桩复合增速将达到45%,远远高于新能源汽车的27%,充电桩背后,一时间人满为患。这其中,最活跃的莫过于各大车企,据新能源排行榜数据,截至2023年8月底,蔚来、特斯拉和大众分列基建榜前3名,设施总量分别为4838个、2300个和1250个。

  剩下的几大品牌中,理想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300个充电站;小鹏将在2025年底建成3000个超快充站,2027年底建成5000个;极氪能源接入第三方公共充电枪超55万个,全国城市覆盖率超96%;广汽埃安计划2025年将建成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和超过20000个充电桩。

  比亚迪则是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最多的车企,联盟数据显示,比亚迪以136万台的私人充电桩数量遥遥领先,排在后面的是北汽和上汽。但要论谁是充电桩市场里的巨头,车企显然还排不上号。

  事实上,单从数量上来看,充电桩领域是充电运营商的天下。公开资料显示,特来电、星星充电这两家,截至今年6月,拥有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分别达到42.8万、39.1万,分别位列行业第一、二。

  而上游制造端更是热闹非凡。充电桩的建设需要充电模块、配电滤波设备、监控计费设备以及电池维护设备,以及充电枪、线缆、接触器、连接器、电度表、显示屏、壳体等元器件,仅是充电模块单个产品内含超过2500个元器件。

  这也间接让英威腾、上海电气、双联电子、双杰电气等企业的业绩一度增超十倍,据统计,共有8只充电桩概念股的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超过7%,这8股分别为公牛集团、阳光电源、盛弘股份、英杰电气、科士达、金冠电气、鹏辉能源、京泉华。

  不难看出,在这个行业里无论是哪一环节都围满了坐等吃席的玩家,充电桩的增速已经在悄悄赶超新能源汽车市场,更何况在很多地方,充电桩的实际利用率并不算很高。数据统计,国内现阶段的充电桩总体利用率不足10%。

  在充电桩布局较早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实际利用率可能更低,媒体统计的数据甚至不到2%。可一边是并不理想的利用率,一边是各方玩家争相入局,激烈的厮杀中,难免让企业开始谨慎圈地,生怕一不留神被越来越拥堵的赛道挤下去。

  首先坐不住的就是充电运营商。

  今年8月中旬,就有媒体报道称,特来电突然宣布与第三方充电平台快电终止合作,与之同时下架快电充电APP的还有星星充电与云快充,它们都在计划布局自己的充电互联网络,下架了快电70%左右的充电桩。

  不仅如此,特来电还被爆出通过赠送会员方式,将快电客户引流到自己平台,要知道,此前特来电所有的公共充电桩基本都接入了快电平台,总计30万个终端。上游设备产业中的竞争也十分残酷。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充电模块的供应商大概还有40家,但到今年就只剩下10家左右,其中,英飞源一家的市占率就高达34%。不是谁都能吃到充电桩的红利,至少那些被淘汰的只能望洋兴叹。

  车企要抱团了吗?

  在所有觊觎充电桩生意的企业中,车企入局的逻辑最好理解,它们都在马不停蹄的卖车、建桩,努力促成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充电桩服务也一直是新能源车企售后的关键福利之一,以小鹏为例,小鹏曾经给P7车主提供了“终身免费充电”的福利。

  后来这项福利也陆续在进行,比如有的车主每年可以免费充3000度电,有些车主可以免费充1000度电。在一开始,各大车企的充电桩仅仅是为了自家车主,但后来,回本周期实在漫长,充电桩也就此对外开放。

  矛盾恰恰出现在这里,当车企的充电桩开放之后,原先的自家车主吐槽充电时增加了等待时间,今年春节期间,蔚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蔚来充电桩仅有24%的电量服务蔚来自有品牌。

  为此,车企只好分段服务,以蔚来为例,蔚来曾经因为设置在高峰期超充桩为蔚来专属,其他时间段给非蔚来车主充电,被网友诟病格局不大。如今,充电桩开发成了大势所趋,就算一向“吝啬”的特斯拉也在实施开放。

  2021年,特斯拉最早先在荷兰开放了充电网络,随后扩大到挪威、法国、英国、西班牙。接着,是在中国。据悉,特斯拉在北京、上海两地一共开放10座超级充电站,面向37款非特斯拉车型,广东、江苏等25个省市开放120座目的地充电站。

  但为了缓解特拉斯车主与非特斯拉车主之间的充电矛盾,特斯拉充电站实行超时占位费制度,闲时费用为3.2元/分钟, 忙时为6.4元/分钟,充电完成超过5分钟之后开始计时。车企或许意识到,整个充电桩市场中,再不积极,汤都喝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抢夺充电桩生意,车企纷纷开始抱团。

  2023年7月份,通用、宝马、本田、现代、起亚、梅赛德斯-奔驰和 Stellantis 全球七大汽车制造商表示,计划共同投资至少10亿美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用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到2030年安装至少3万个快充桩。

  事实上,早在七大车企合作之前,特斯拉在充电桩方面就开始了组团作战。

  去年年底,特斯拉开放充电连接器设计。2023年5月以来,与特斯拉达成充电协议合作的有数家汽车制造商,包括大众、福特、通用、Rivian、沃尔沃、极星、奔驰。毫无疑问,特斯拉是全球充电桩数量最多的车企之一,全球的充电桩数量超过 4.5 万个。

  诚然,车企抱团合作,能带来不少好处。

  充电桩投入成本巨大。根据理想官方消息,如果到2025年建立3000个超充站,总共花费会是100亿元,平均到每个站,建设成本大约是每个340万元。车企合作则能平摊高昂的成本。据悉,七大车企合作共计划投入10亿美元。通用汽车也曾表示,接入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节省近4亿美元。

  这种模式能大幅度促进车企的充电桩生意盈利。以特斯拉为例,数据显示,由于不少车企接入特斯拉充电网络的协议,特斯拉到 2030 年将因此获利多达3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也测算过,如果未来电动车里程普及率达到 30%,特斯拉充电站占市场份额达到 80%,充电站业务利润率将达到 70%。

  届时,特斯拉的充电业务估值将超过 1000 亿美元。

  第三,目前的充电站除了总体利用率不高之外,用户的流动性也比较大,90%都会跨不同的充电场站,毕竟车企之外,太多企业在这一领域发力。想要把甜头一并拿下,车企似乎要团结起来了。

  充电桩在“花式”搞钱

  2023年下半年,充电桩行业终于苦尽甘来。细数市面上开始盈利的充电桩企业,似乎局面真的要扭转向好了,数据显示,通合前三季度营收6.01亿元,同比增长54.08%;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233.62%。

  盛弘股份前三季度营收17.33亿,同比增长85.42%;归母净利润2.73亿,同比增长108.44%;通道科技前三季度营收21.9亿元,同比增长41.81%;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160.72%;绿能慧充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增长198.94%;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扭亏。

  在这个领域里,各类玩家为了搞钱,使出浑身解数。就目前来看,提高充电桩盈利能力的方法花样百出,“八仙过海”的企业们开始各显神通,例如提高价格、出海赚钱、降低建设成本、改善设备技术、第三方运营商则把重心放在加盟上。

  充电桩涨价是2023年整个新能源行业不可避及的话题。今年8月份,陆续有不少城市发现充电桩在悄然涨价,涨幅最高能达到一倍,部分时段的充电费用涨幅也均超过50%。任何行业里,涨价都是提高盈利最快最直接的方法。

  在充电桩赛道里,一向不为亏损所累的特斯拉在价格上就比其他充电桩高。数据显示,特斯拉充电站价格在1.6元-2.1元/kWh,一些常见的第三方运营商价格普遍在1.2元- 2.0元/kWh左右。

  这两年,充电桩企业出海也是增加盈利的一个好办法。道通科技在整个充电桩市场最值得一提的优势就是全球化发展,根据 PTEN 调查显示,道通科技、Snap-on、博世(+OTC)北美客户使用意愿度分别为34.4%、21.3%、18.9%,远超其余品牌。

  公牛在今年11月份也宣布要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据信达证券测算,到2025年欧美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对于国内的充电桩玩家而言,海外不仅市场前景巨大,还能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光是在充电桩定价上,海外的充电桩就比国内高,有的能高达2-3倍。Chargepoint 220V家用交流桩售价在欧美高达749美元,约为我国桩企星星充电类似产品1288元市场售价的4倍。

  反应在企业方面格外明显,以优优绿能为例,据悉,优优绿能外销毛利率保持在 40%以上的水平,而内销毛利率水平仅在 20%左右。当然,有的企业不选择在价格与市场渠道上费心思,转而主攻能源与产品技术,来降低充电桩的建设成本。

  能源方面,国内最好的例子就是宁德时代与比亚迪。此前,宁德时代在福建建立了首个“光伏充检”加能站。据介绍,本轮光伏工程装机容量为72.15KWp,年发电量预计为8万KWh;无独有偶,比亚迪与壳牌在深圳建设的首座发电站,也与光伏充电结合,每年可通过光伏设施发电15000度。

  产品技术方面,海外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硬件和安装成本一直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0%-70%,成为及其盈利的主要保障。国内在充电桩技术上持续发生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快充占比越来越高,截至2022年底,我国直流快充桩保有量达76.1万台,快充占比提升至43.5%,较2021年提升2.5个百分点。

  通合实现盈利,其产品结构的优化也占一定原因,30KW、40KW的占比持续走高,成为贡献高毛利主力军,20KW产品占比则持续降低。不管什么方式,只要能赚到钱,也不算辜负充电桩的未来。

  消费最前线,曾用名锦鲤财经,为您提供专业极致中立的商业观察,公众号:xiaofeizqx。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