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不确定性、政治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可持续发展愈发被列为企业发展的首选项。另外植物基、微生物发酵蛋白和细胞培育蛋白等食品科技逐渐出圈,这一类企业发展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更是天然的ESG践行者。
当下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可持续发展与商业战略有机融合的重要性。部分企业已经积极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为此,在5月14日的Foodaily创博会全球创新峰会上,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杨立,对话百事亚太区战略、业务发展和风投负责人汪还琼、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骆滨、利乐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副总裁牟晓燕,以“如何借势可持续商业策略?”为话题,围绕可持续战略,共同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企业实践,共话食品产业新未来。
虽然业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但他们认为,“人、价值、创新是三大核心维度,人与企业的链接、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供应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都需要建立在企业的可持续商业战略之下。”
以下是圆桌内容整理:
01
可持续不应只是环保,
而是企业发展战略和商业运营模式
杨立:请各位谈一谈你们对“可持续商业发展”这个词的理解到底是什么?
汪还琼:我是汪还琼,在百事负责亚太区的战略业务发展和风投工作。在百事看来,可持续发展是落到企业最终的价值观,着眼于未来,而且要科技创新的战略转型和升级。今天我们所说的创新不是纯粹的一个形象工程,它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科技的支撑,同时它也是对于我们所在的社区,对于消费者、对于地球乃至生态环境的一种承诺。
涉及到商业层面,在这家公司内部,可能是端到端的整个产业链,从上游农业开始到供应链,到运输、渠道,直到交付消费者手中,它是端到端的战略升级转型,这是我们对可持续战略的综合理解,它支撑的是更高质量的发展,也比较呼应我们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它不只是速度的追求,是更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
杨立:我听到的关键词,首先是端到端,从最早的原材料到最后把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这种全方位的升级。第二个是高质量,提质增效,也是可持续带来的战略提升。骆总怎么看?
骆滨:我是昌进生物的骆滨,我们是做生物蛋白领域的。我们对可持续的理解,如果把它总结一句话,“以更少创更多,就是用更少的地球资源,利用科技改变”。这种更少并非是节约获降低生活质量,而是通过科技达到对人的需求和对地球资源的依赖、索取,达到这样一个平衡,科技去解决问题。
可持续不仅仅是环保的理念,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有17个分项,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解决饥饿问题等。单从食品领域来看,也分为很多方面:一是对地球、人类、环境的可持续;二是供应链的可持续;三是质量上面的可持续,可以不断提升,达到更好的质量要求;四是成本上的可持续,依赖地球资源、消耗型的企业,成本是很难可持续的。
真正达到消费愿意的可持续,是通过科技来推动技术进步,有一个非常强的供应链。对消费者来说,可持续也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它是能够深入到每个消费者心里的,可以把我们的理念和技术、产品和消费者很好的联通起来。
杨立:以更少创更多,这是非常精辟的总结。和企业探讨可持续的很多时候,大家认为这是环保行动,其实ESG在环保之外有很多对社会的责任,以及人与社会的链接。商业利益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也是在可持续发展当中一直在面临的挑战。
牟晓燕:我来自利乐公司。利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液态食品加工和包装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从食品加工到包装端到端的服务解决方案。因为业务的性质,虽然我们不直接生产牛奶,但我们跟食品行业是息息相关的。站在利乐公司的角度,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定位,主要是在几个方面:
利乐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经营的理念。利乐创始人在创立公司时说过“一个包装所带来的节约应超越其自身成本”,也就是由利乐所发明的创新的常温纸包装,可以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货架期,从而实现长距离运输,减少食物浪费,这就产生了大于包装本身的价值。
从公司成立开始,“保护好品质”就是我们的品牌承诺,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它有三个重要的支柱:保护食品、保护人类、保护地球。
利乐每十年都会更新一次全球战略,每次必不可少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在2030战略里面,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质量以及优化运营,作为全球的四大战略重点。可持续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之一,它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
02
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如何拥抱可持续商业战略?
杨立:大家都讲了对可持续商业战略的理解,在各个公司占据了很高的地位,具体在公司运营当中体现哪些部分?
汪还琼:在消费者面前,它可能是一份产品,但背后其实是非常庞大的全产业链的端到端的体系在支撑着可持续。第一个我们在农业端的可持续,包括怎么帮助农协农户进行节水减排;第二个在供应链端,我们怎么样帮助我们所有的工厂做节能减排这样一些创新,百事在中国的第九家工厂落户在山东,将会是百事实现净零排放的高标准工厂示范。
第三个层面,来自于对消费者和对社区的承诺。我们对消费者会提供更多产品组合上的选择,以前消费者购买产品是出于一些冲动性或者享受性的需求,现在即使是在这样的需求下,我们也会提供更好的减糖、减脂、减油的选择,同时提供更健康的、作为能量补给的产品,给到消费者多元化的选择。
杨立:百事是在2021年公布了正持计划,这期间也有一些调整,为什么?这些计划间有什么区别?
汪还琼:2021年正持计划,即正向的可持续计划,渊源有十多年了,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断迭代。从最早是百事公司对社会的承诺,把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嫁接在业务结构里面;到后面迭代成为营之有道,是要把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性策略的目标做一个平衡,两手都要抓;到今天正持计划,包含对农业、供应链和消费者选择的正持,这是百事内部所有战略转型和升级。
杨立:这个主线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包含的范围更广阔了。回到骆总,昌进生物本身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代表,在环境保护之外,昌进生物又是怎么样在本身新蛋白研发之外去做一些可持续的工作呢?
骆滨:本身我们这个行业是可持续带出来的一个领域,做的事情就是用技术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提高效率。有一句话,“要高效地利用地球资源,有限的地球资源高效利用,达到最大的效果。”比如菌种改造、工艺提升,菌种相当于我们的种子,这个种子能够更少地利用地球资源,生长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提高的营养价值最高,这就是我们的研究。
在这种研究下,我们现在一代产品主要是微生物的,二代产品是在研究通过把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进行工业化的精密制造,跟原来的牧业脱离,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生产出来高营养价值的蛋白。2-3平方公里的生物工厂可满足上海全年的蛋白质需求。一个生物反应罐可满足5000-10000人的蛋白质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满足全上海人的蛋白质供应,能节约多少耕地,保护多少树木森林,科技的推动是很难想象的。
但是在商业化上,怎么能够让我们的消费者理解,需要达到一个平衡。消费者好吃是第一位的,怎么达到既是可持续,又能为大家乐于接受是我们不断攻克的挑战。
杨立:科技赋能效率提升,听上去非常惊人,在产业发展之外带来了额外的益处效应,当然刚刚说的口味、价格、成本以及可持续之间的平衡,的确也是大家一直在探索的事,骆总有什么体会,包括现在食品科技领域在商业运营上存在一道成本的关口没有走过去。不知道昌进生物在这个方面怎么规划,包括克服这个挑战的?
骆滨:挑战从几个方面,第一个成本方面,科技进步必然带来成本向前,但是它有一个阶段。随着科技现在迭代速度很快,制造业非常发达,我觉得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企业也有这个耐心去面对这个挑战。但因可持续而造成的成本高价不应该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把社会责任加到个体上或者忍受一个很难吃的东西都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还是要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本。
第二个是第三极生物的挖掘,地球上除了有动物、植物外还存在第三极生物,就是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一定能找到适合人类食用的、非常营养、对地球非常环保的,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挖掘。
可持续发展真正的结果推动力来自于消费者,它能否持续,消费者起到关键的因素。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差别就是可持续,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推进我们可持续的产品。同时可持续发展要关注自己自身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也要可持续。
杨立:骆总给了我们很多信心,很多理念我也非常认可,我们要让可持续真正深入人心,首先得先是一个好产品,这点非常重要。也期待骆总能带着昌进生物为食品行业做出更好的产品。想问一下牟总,在利乐这边,我们观察到去年利乐发布了碳中和的目标,包括达到碳中和的路径。具体在执行当中,利乐在做一些什么具体举措?
牟晓燕:首先澄清一下,站在利乐公司的角度,我们并不是从去年才开始设定碳中和或是跟碳相关的目标。事实上,利乐公司很早就开始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开展气候方面的工作。自1999年起,利乐每年都在核算、排查和报告自身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到现在已经持续了24年。利乐公司全球是在2005年设定了第一个碳减排的目标——到2010年在产量提升的情况下自身运营的碳排放相比2005年减少10%;2010年又制订了全球第一个全价值链的碳减排目标,在产量提升、业务成长的情况下,到2020年,将碳排放维持在2010年的水平。当然两次我们都超额完成任务,甚至2020年全价值链的碳排放相比2010年减少了19%。
在这个基础上,利乐全球提出了“3050”计划,即30年要达到自身运营的净零排放,50年是全价值链的净零。中国作为利乐全球的一部分,也一直是沿着这个路径在走。去年,为了响应中国“3060”的目标,也为了支持客户、行业伙伴的工作,我们发布了中国单独的碳排查数值及路径。
杨立:除了自身外,利乐是食品饮料企业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这其中,利乐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是怎么和合作伙伴一起践行可持续的?
牟晓燕:我们在中国经营到今年已经是第44年了,我们一直践行“与中国行业、中国客户一起成长”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也是一样的。从很早开始,我们就围绕可持续产品和理念与客户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交流。这几年,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其实我们从中受益良多。
中国乳制品行业、饮料行业的企业,跟我们持有同样的理念,他们在经营观念上都非常先进。我们现在跟客户合作的方式,更多的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我们都非常坚定地认为,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全价值链的概念,需要全价值链的推动。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大家一起寻求解决方案,这才是可持续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在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交流,参与并搭建平台促进整个价值链上下游的交流,让大家用一个价值链的视角共同探索解决方案。
我们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坚定地推动低碳循环经济的解决方案。首先,在自身的业务范围之内设定非常清晰的目标。比如,我们的食品加工设备其实是在客户工厂里运营的。我们对利乐最佳加工生产线解决方案就设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即对比2019年基准年,到2030年要实现运营过程中的耗水、食物浪费和碳排放分别减少50%。更重要的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需要整个产业链、价值链上所有相关方的共同努力。现在的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至少在可持续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生态圈。
03
让可持续发展成为商业通识、准绳
杨立: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无论是和中国的其他产业相比,或者跟国外的食品饮料市场相比,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汪还琼:其实也很难从一家企业的角度来评价整个行业,可能会角度上有所偏颇,但我自己会感受到,如果说食品饮料行业,面对的是未来的消费者,精神上的扩容,物质上的追求,脱离纯粹的性价比或物质本身功能性价值,他会想到社会属性在哪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和消费者链接互动的眼光,看可持续策略对商业的价值,这个价值挖掘点在哪里,不是做公益慈善纯粹付出性的,最终是赋能到整个到的产业环境和消费者过程当中。
对于可持续,大家肯定会有很多讨论,实践的也参差不齐,作为大企业,我们也有责任义务,更多的往前多走一点,哪怕多走一步,也是作为行业领导者引领时代的发展。同时希望大家更早意识到,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能力,去适配公司的业务架构和地位。
如果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最好的时间可能就是现在,可持续发展策略这个话题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有时代使命感,同时又有社会和消费者属性的课题。
骆滨:我觉得有几个趋势,一个是消费者,以更少创更多,大家会更关注轻饮、低脂、健康,吃进去负担更轻一些。第二个后疫情时代,对健康更关注了。另外中国消费者非常认科技,全世界的媒体上面报道,只有中国的媒体和文章写科技创新这四个字的量是最多的,无处不在,深入人心。最后消费者的环保理念正在提高,我们在澳门展出的产品中有一款是可以减少油脂的,非常受欢迎,每个人问哪里能买到,说明消费者是认同的。
牟晓燕:利乐是一家全球公司,在全球160多个国家都有业务,我们也经常跟其他市场的同事交流。谈到中国的任何一个话题,不管是可持续、产品创新,还是技术,一旦落到中国,都呈现出同样的关键词,那就是快,而且创新力也很强。因为可持续不是纸上谈兵,它背后要有非常强的创新能力来支撑。一定要有切实的解决方案,才能够真正带来改变,去实现这些数字上面的目标。
我自己的感受是,在中国从2019年提出“3060”目标以后,不管是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还是其他相关的工作,都发展得非常迅速。现在我们经常会有一种紧迫感,觉得我们要做得更快一点,才能够更好地支持中国客户在可持续议题上的需求。
杨立:最后,请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对可持续商业发展的一些经验也好、总结也好,或者说给在座各位的一些分享。
汪还琼:可持续战略,对于企业来讲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当面临重大选择或有关键重大战略问题时,如做产品时,企业可以决定放什么、不放什么,零添加可以给到消费者更小的负担、更健康的选择,在健康和美味的选项当中,如何调整你的菜单,当面临选择诱惑挑战的时候,企业的标准、出发点是什么,一个企业如何做出选择,可持续就是这样的一个准绳。
骆滨:可持续发展真正的结果推动力来自于消费者,它能否持续,消费者起到关键的因素。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别,这就是可持续,我们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推进可持续产品,同时可持续发展要关注自身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也要可持续。
牟晓燕:我认为一定要抱持长期主义。做业务的人当然都希望百年基业能常青,但是长期主义不应该是结果,而应该是做事情的出发点。可持续这个工作至关重要,哪怕在大家都还没有关注的时候,也要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坚持投入,一点一点去积累,去撬动,努力付出。总结来说,我们一定要有长期主义的心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准绳、一个价值观,以可持续的方式去做可持续发展。
杨立:在不同行业的践行中,食品应该是践行最彻底最早的行业,也希望大家把可持续发展尽早提上企业发展的议程,一起来打造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