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玻璃瓶、汽车、一体化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如果让你判断一瓶饮料,在使用玻璃瓶、塑料瓶、铝罐,3种包装方式中,计算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哪种方式碳排放最低呢?

这个答案是反常识的,大部分人会斩钉截铁选择“玻璃瓶”,但事实上根据LCA的碳测算结果却是——如果只生产和使用一次的话,玻璃瓶的“碳足迹”比PET塑料瓶更高,所以在三种包装方式里塑料瓶装的碳排放量最小。(注:完整的碳测算,是包括生命周期评估LCA, Life Cycle Assessment)

事实上,“碳足迹”是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场景里,观看一次视频,购买一件快时尚服装都产生了相应的碳排放。在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的当下,“碳”逐渐成为了一个新产业衡量指标,“降碳减排”也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对于用户来说,“绿色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对新时代的企业来说,“绿色”二字则是刻进了“生命线”。

01 从“能源基石”到“绿色图景”

人类现代文明垒于化石能源的基石,而关于未来的想象则在于“绿色”二字。

21世纪之初有一个很热门的经济学话题,就是“中国要做世界的工厂吗?”

这个答案已经由过去波澜壮阔又快步前进的二十年书写出来,而在当下新的二十年的开端,我们也许需要给工厂加上限定词-“绿色”

面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大背景,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提出了零碳或者是碳中和的新目标,也意味着“全球命运共同体”也要往纵深方向发展,中国计划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同时在“工业革命4.0”已经吹响号角的当下,国内完成大规模的工业化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而如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到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了所有企业的核心课题。

所以关于“绿”,各方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产业制造流程都需要躬身入局。

2022年,宝马集团提出BMW iFACTORY生产战略,目标之一是用“最可持续”的方式生产汽车。六月份开业的沈阳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就是BMW iFACOTRY生产战略的最佳典范,从“精益、绿色、数字化”三个方面树立汽车生产新标杆。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各国在“碳”层面的视角变化是更加细化和立体的,从以往的聚焦在单个企业的“点”到关注整体产品生命周期的“线”,这视角转变背后的重要承接者就是“绿色供应链”

什么是绿色供应链呢?

国际供应链协会APICS字典定义中,绿色供应链:“一个考虑环境影响的供应链,并沿着供应链采取行动以符合环境安全法规,并将其传达给客户和合作伙伴。”

说得更通俗易懂一点,就是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贯穿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以及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之中。

碳足迹覆盖从生产至消费的端到端供应链各环节,“绿色”供应链也是从“浅绿”到“深绿”,“低碳”战略深入发展下的必然。

绿色才是未来企业的叙事主线,ESG路线也应该深深植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之中。

02 绿色供应链上下游的「同频同行」

“绿色供应链”是一个人的事情,也是一群人的事情。

一方面“控排减碳”已经刻画进了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之中。在“双碳”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责任更加被强调和凸显出来,每个企业都需要更平衡好社会属性和商业属性的二重性。同时,绿色供应链也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以及增加客户价值。

物流是现代商业的“生命流”,绿色供应链的重要角色,也是ESG的践行者。京东物流在2017年发起了“青流计划”,至今已有超过30万企业、亿万消费者参与其中,其中京东物流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获得碳中和认证双证书,成为中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

另一方面绿色供应链既是纵向意义上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同时也是横向意义上多方携手共进的事实。

站在时代的视野中,“控排减碳”是所有主体都在面临的命题;站在产业的视角上,绿色供应链的“绿”应犹如绿色藤蔓在整条产业链顺着上下游共同发展。

这株绿色藤蔓率先在宝马的沈阳基地生长起来,2022年,京东物流与华晨宝马正式达成合作,承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的短驳运输服务。本次合作中可以看到亮眼的绿意,一是京东物流首次与汽车制造企业携手投入39台新能源电车,实现了汽车整车制造厂内的物流“纯电化”运输;二是京东物流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汽车行业专用充电换电站,实现了电动卡车5分钟电池更换,提升了车队的运输效率,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03 “经济界的绿色大军”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用“经济界的黑暗大陆”来形容物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而在这场绿色供应链的“战场”里,物流则是极其重要的支撑力量。

一方面,物流的盘子大,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202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预计超过340万亿元,同比增长3.6%左右,物流不仅体量巨大,而且增长速度明显,而在这种大体量的系统上去做绿色优化,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绿色收益,所以拥有不同触角,涉及不同“端”的物流的一举一动就显得举足轻重。

比如2021年,京东物流通过“青流计划”共计使用“青流箱”500余万次,循环保温箱6000余万次,投放可循环“塑料编织布包装袋”600万个,循环中转袋平均使用率已达100%,每年可节约一次性编织袋使用1.4亿次,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编织袋7000万个。

另一方面物流涉及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等不同的环节,其可以说是实现全产业链体系内协同效应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也是绿色供应链上不同的发力点。

运输层面,2021年,京东物流共更换旧式燃油配送车4,960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2,832吨;仓储是京东物流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基础设施,并优化园区仓储科技;包装上采取直厂原发、循环使用、减量发展等方式。

纵观产业链的上下游,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在完成自身“控排减碳”的绿色使命时,也可以帮助合作伙伴提质、降本、增效。

相比传统的物流服务商,京东物流通过协同高效的一体化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从策略咨询、仓网规划、仓储管理、商品包装运输、智能配送等全场景、端到端、绿色低碳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高效响应用户全场景的物流服务需求。

数据往往是更真实也是更动人的。

在京东物流和华晨宝马的合作项目中39台纯电动卡车,预计全年车辆总行驶里程约72万公里,总运输量约20万吨,年度节约柴油使用量20万升,相比传统燃油车,项目期内维护保养成本节省约90%以上。

同时,其“车电分离”模式及数字化运营,能极大提高园区内电动卡车的补能及运营效率,较传统油车可综合提高运营效率约40%,节省经济性近10%,在实现快速补能的同时,场地面积节约超过60%,通过储能的方式,平衡电能使用功率,波谷充电进一步节约补能成本。

京东物流的一体化解法,一方面满足产业降本增效的底层需求,另一方面满足新业态、创新产业客户的供应链需求。与华晨宝马集团的合作就是京东物流首次将绿色低碳供应链服务场景延伸至汽车整车制造厂内的物流领域。

而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视角来看“绿色供应链”会发现一体化供应链体系正持续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大环境下产业从“高速”到“高质”发展的基本步调。

一体化供应链不仅是物流供应链领域的新解法,也是绿色降碳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新途径。

京东物流在产业领域应用的想象力不断扩大,实践图景日渐清晰,降本增效是产业链条里最质朴的逻辑,“绿色低碳”则是新时代下的新愿景,商业世界风起云涌,一个人也许会跑得更快,但是如果有同频的合作伙伴,才能一起跑得更快、更远。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