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下滑超70%!“卤味一哥”绝味食品的出路在哪?

  当周黑鸭业绩大跌成为大众议题之后,绝味食品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

  此前,绝味食品交出了自己2022年的成绩单:2022年全年,绝味食品预计实现净利润2.2亿—2.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49%—77.57%;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5亿—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9.69%—65.25%,很显然,这样的成绩单并不理想。

  实际上,在绝味食品业绩下滑的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是其高速增长期开始步入“尾声”。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度过了为期5年的高速扩张期之后,绝味食品已经开始迈入平稳发展阶段,而过去动辄2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在短期内或许很难再次出现;再加上如今成本的持续攀升以及竞争的加剧,未来绝味食品面对的竞争和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当然,作为行业龙头、卤味界的“一哥”,绝味食品自然也清楚自己的处境。据侃见财经梳理发现,最近两年来,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而且销售费用也在逐年走高,很显然,除了疯狂开店以外,绝味食品也在积极主动地求变,以求寻找更多的新机会。

  不过,从2022年的业绩预告来看,上面的这些操作并没有给绝味食品带来太大的改变;面对触顶危机,绝味食品这个卤味界的“一哥”,还能找到新的故事、新的出路吗?

  业绩大降,高增长期来到“尾声”

  作为“卤味一哥”,绝味食品向来都是以高增长而著称。

  根据历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在2016年,也就是绝味食品上市的前一年,其营收不过32.74亿,净利润仅为3.803亿;而到了2021年,绝味食品的营收已经攀升到了65.49亿,是2016年营收的两倍;净利润更是上升到了9.809亿,是2016年净利润的几乎三倍。

  再将目光看向同为“卤味巨头”的周黑鸭,其2016年的营收为28.16亿,净利润为7.156亿;而到了2021年,周黑鸭的营收还是只有28.7亿,净利润也只有3.424亿,换而言之,5年时间过去,周黑鸭的营收仍在“原地踏步”,而净利润更是下滑了一半,和绝味食品相差甚远。

  当然,绝味食品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业绩增速,和其近几年来疯狂扩张门店不无关系。

  与周黑鸭此前坚持直营、在后期才逐渐放开加盟不同,绝味食品一直推行的都是加盟制度。

  根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绝味食品的门店家数为14921家,而在2015年时,绝味食品的门店数还仅有7172家。换算下来,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绝味食品的门店数大幅增加了7749家,平均每年增加的门店数量超过了1000家,增长速度惊人。

  门店数量的几何倍式增长,也让绝味食品的“规模效应”越发明显,而这除了能够带来营收的增长之外,还能大幅降低成本。比如在原材料采购上,曾经有媒体报道,面对同样的材料,绝味食品的进货价要比周黑鸭和煌上煌低10%—20%,而这也是其保持高利润的重要原因。

  不过,门店不可能可以无限扩张,在经历了5年的快速扩张期后,绝味食品的高速增长期开始步入“尾声”。根据最新的财报预告显示,2022年全年,绝味食品预计实现净利润2.2亿—2.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49%—77.57%,这是其2017年上市以来,交出过的最差成绩单。

  当然,仅仅只看净利润下滑并不能说明绝味食品的高速增长期即将结束,我们再看销售费用。

  截至去年三季度,绝味食品的销售费用为5.127亿,同比大幅增长53.17%。一般来说,当增长开始乏力的时候,企业才会想要通过“打广告”去吸引用户,而绝味食品正是如此。

  无论是从下滑的净利润还是从增长的销售费用来看,绝味食品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触顶”迹象。

  竞争加剧,绝味的另一大“烦恼”

  除了高增长期即将结束之外,竞争的加剧无疑是绝味食品的另一大烦恼。

  在卤味行业,最出名的无疑是被称为“卤味三巨头”的绝味食品、周黑鸭和煌上煌。

  不过,根据《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统计的数据显示,“卤味三巨头”的市场份额仅为16%,换而言之,除了周黑鸭和煌上煌之外,绝味食品还有许多的竞争对手。

  近年来,被视为蓝海的“卤味赛道”受到了众多大资金的关注。据统计,仅2021上半年,关于卤味行业的相关融资信息就有7起;而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热卤品牌盛香亭、卤味零食品牌王小卤已获得B轮融资;热卤食光、卤大妈完成天使轮融资;研卤堂完成A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冲击上市的紫燕百味鸡。作为卤味行业的后起之秀,目前紫燕百味鸡的总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虽然体量相较于绝味食品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若未来紫燕百味鸡能够成功上市,有了资本市场的助力,其将很有机会挑战绝味食品“卤味一哥”的地位。

  当然,同业竞争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绝味食品更大的挑战其实来自于“跨界竞争”。

  在市场上流传着一句话——“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而有可能是跨界”。以卤味市场为例,由于卤味产品的制作门槛不高,几乎没有壁垒,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企业为了扩大品类顺带做了卤味零食,而这无疑也会进一步压缩绝味食品的市场空间,加剧了卤味赛道的竞争。

  此外,绝味食品线上销售渠道的乏力,同样也导致其开始逐渐落后于一众新品牌。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绝味食品线上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0.74%,2022年线上营收占比仅为2.01%。作为对比,2022年周黑鸭的线上以及外卖业务,贡献收入同比增长约23.5%,很显然,由于过分注重线下布局,绝味食品的线上销售渠道已经明显落后。

  从目前来看,随着高速增长期的过去,绝味食品不得不面对同行带来的挑战,再加上零食企业的“跨界竞争”和自身线上渠道布局的不完善,绝味食品未来的路将越发艰难。

  扩大投资版图,急寻“新故事”

  自身发展“触顶”且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绝味食品不得不寻找“新故事”。

  从现在来看,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构建投资版图,正是绝味食品在讲的“新故事”。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为23.35亿,占到总资产的接近30%;而在2017年时,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仅为3.308亿,不到5年时间,其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就翻了超过7倍,很显然,绝味食品正在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

  在具体的投资标的方面,近年来绝味食品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投资,投资标的中不乏知名品牌,像和府捞面、千味央厨、幺麻子、幸福西饼等等。

  不过,绝味食品的这些投资都不算成功。根据近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绝味食品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损益为亏损1.16亿元,2021年为亏损6756.89万元,2022年上半年则亏损了5129.56万元,很显然,绝味食品的这个“新故事”,讲得有点失败了。

  除了亏损之外,由于投资占用了较大的资金,绝味食品也开始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绝味食品的短期借款为6.15亿元,加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息短债达到了7.35亿元,而同期绝味食品的账面货币资金为10.51亿元,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

  对于当前处处“不顺”的绝味食品,投资者也逐渐失去了耐心。从股价来看,截至2月22日收盘,绝味食品股价报收51.02元/股,和2021年2月的最高点106.81元/股相比,如今绝味食品的股价已经腰斩,而其市值则蒸发超过了300亿。

  在机构持仓方面,截至去年四季度,绝味食品的基金持仓家数为105家,持股数量为50,747,410股;而在2021年四季度,绝味食品的基金持仓家数为581家,持股数量为126,792,577股,换而言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有476家基金选择了对绝味食品进行减仓。

  从目前来看,作为“卤味一哥”的绝味食品正在走下坡路,虽然仍是行业龙头,但面对越发激烈的外部竞争,留给绝味食品的时间显然并不算太多。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