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0时,为进一步优化防疫政策,“通信行程卡”宣布正式下线。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12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二十条”的基础上公布了疫情防控的“新十条”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等措施,允许无症状和轻症居家隔离,不再实施封控管理。
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让核酸检测的市场规模骤减,多地核酸检测项目被叫停,而此前通过核酸暴利位于资本市场大门门前的核酸检测公司,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01
疫情防控政策大刹车,涉核酸公司的最大隐患发生
三年疫情,使得核酸检测产业链应运而生,此前动辄全民核酸以及常态化核酸短时间内为相关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随着业绩的膨胀,不少核酸公司扎堆上市也引起了市场的愤怒,以及对禁止核酸公司上市的呼吁。
反对核酸公司上市的声音如此强烈,最大的原因是核酸公司的业务单一且并不持续,随着疫情的消散和管控措施的变化,这类应急管理下的需求就会很快消失,届时核酸检测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转型问题。
翌圣生物成为核酸企业上市从严审核后,首家被取消上市申请审议的公司。然而,在核酸检测公司负面消息发酵之前,就已经多家核酸检测相关的企业成功IPO。据调查,今年已有5家核酸产业链公司过会,分别为康为世纪(688426.SH)、达科为、致善生物、瑞博奥、菲鹏生物。
(数据来源:各公司招股书)
核酸公司上市的底气,无非是此前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核酸让相关公司的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大刹车,核酸检测规模骤减,核酸产业链公司此前被质疑的最大隐患,依赖核酸检测业务的收入不稳定性,已然发生。疫情下的行业风口也在发生改变。
02
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激增,疫情红利的方向转变
抗原检测测的是病毒表面的蛋白,在国内一开始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完善,多地鼓励自备抗原试剂盒,随之而来的还有抗原检测试剂需求的激增。
12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可以随时自主进行抗原检测,也可以按照所在机构(企业、工地、大学等)要求开展规定频次的抗原检测。《方案》的发布进一步打开了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场景,同时,12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延长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注册证有效期的公告》,已获准注册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其注册证有效期在原有效期基础上延长6个月。
抗原试剂检测有望成为主要的检测方式,短期内居民及企业等积极采购检测试剂盒的需求推动市场订单的暴涨。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日均销量较11月份增长了400多倍,当前的市场储量难以满足短期爆发的需求。为了增加供给,药监局加快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的批准速度。
截至12月12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包含胶体金法31种、乳胶法8种、荧光免疫层析法3种,涉及的上市企业有24家,包括万孚生物(300482)、诺唯赞(688105)、丽珠集团(000513)、基蛋生物(603387)、华大基因(300676)、易瑞生物(300942)等。
(数据来源:国家药监局,满投财经整理)
疫情期间的风口从核酸检测向抗原试剂转向,产业链内的公司也有望受益于市场需求的上涨迎来业绩的阶段性爆发。但就持续性来看,与此前的核酸检测一样,抗原试剂盒的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方向,产业链内的公司在受益于疫情红利的同时,存在需求持续性不及预期和业绩波动风险。此外,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技术门槛并不高,竞争力大,潜在产能充足。随着药监局审批速度的加快,相信需求缺口会逐渐补足,产品的价格也会随着下降。
参考美国的抗原试剂市场,相较年初约5美元/个的抗原试剂盒,当前的采购价已经下降至2.65美元/个,单价近乎腰折。随着价格的下降,抗原试剂盒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那么,抗原测试从起初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到如今成为主要的检测方式,对核酸检测公司的影响几何?疫情防控政策的大转向,必然会影响涉核酸检测业务公司的业绩,企业不太可能依赖核酸检测这一项业务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对于以核酸检测作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或将面临业务的大调整。
对于一些以核酸检测为补充业务的企业,凭借自身的研发能力、市场渠道、经验等,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消散时,或将展现更多的业务可能性。例如从核酸检测向抗原试剂进行调整,抗原试剂的技术门槛不高,率先获批上市,潜在产能充足的企业,有望抢先获得抗原试剂盒的增量收入,继续享受疫情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