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碎A股的澜沧古茶,请港股喝普洱?

来源:蓝莓财经  时间:06-20 智库
按照一般的商业逻辑,经销商和企业本身,应该都是彼此独立的公司个体,二者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然而由于在早期运营阶段资金压力过大,外加企业的部分实际控制人也是经销商出身,澜沧古茶采用了授权经销商开店的策略。

  近期,曾在去年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的澜沧古茶,正式向港股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考虑到在2021年7月21日被强制退市的龙润茶集团,早在2009年就成为了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国茶企。这或许也意味着,澜沧古茶成为“茶叶第一股”的梦想破灭,只能尝试寻求“普洱茶第一股”的头衔。

  其实在2022年5月初,澜沧古茶就向证监会递交了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审批材料,转战港股早已被写到了日程表上。只是对比从A股狼狈撤退时的表现,澜沧古茶想要获得港股的认可,或许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A股狼狈撤退,冲击港股仍有历史遗留问题

  澜沧古茶给A股股民留下的印象,可能并不怎么体面。

  2020年6月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排队后,澜沧古茶终于在2021年6月3日等到了上市审议。然而面对这场上市前最为重要的审核关口,澜沧古茶却临阵退缩,在6月2日发布公告称撤回申请材料,终止A股上市的计划。

  尽管澜沧古茶对外解释称,撤回申请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了关键员工被隔离无法准时参加审议。但是综合深交所曾经针对经营活动问题所提出的问询,以及本次递交的招股书中依旧存在的问题,或许真正导致A股撤退的原因,还在于澜沧古茶的不自信。

  大概而言,这份不自信具体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1.澜沧古茶的经销商体系,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按照一般的商业逻辑,经销商和企业本身,应该都是彼此独立的公司个体,二者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然而由于在早期运营阶段资金压力过大,外加企业的部分实际控制人也是经销商出身,澜沧古茶采用了授权经销商开店的策略。

  在天眼查的数据库中,明显能看到澜沧古茶股权变更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且零散的投资人。

  在这种模式下,虽然能够尽可能分散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同时也加速了企业扩张,在一定时期内堪称是优势所在。但是当大量经销商进入到澜沧古茶的管理体系,却造成了不小的认知混乱。

  例如,澜沧古茶申请A股上市之前,与其产生合作的部分经销商,大都对外宣称是澜沧古茶的办事处。甚至个别地区的经销商,会直接在招牌上标上“区域营销中心”的头衔。

  如此一来,澜沧古茶很难形成有效的规范管理,同时也导致了经营独立性的流失。而在IPO审核过程中,企业能否保持足够的经营独立性,向来都是监管部门较为重视的环节。

  2.产品创新迟缓,6年未出新产品。

  根据澜沧古茶向港股递交的招股书,澜沧古茶旗下的品牌,长期内主要以“1966”和“妈妈茶”这两款为主。截至2021年,前者占据总收益的74.1%,而后者占据22.7%,其他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所带来的收益,仅占3.2%。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2014年和2015年研发的陈皮普洱和小青柑,从2016年至今,6年间澜沧古茶几乎没有再推出过新的产品。对于一家拟上市企业而言,如此漫长的产品空档期,即便是通过了上市审核,在股民的眼中,或许也要被打上“吃老本”的刻板标签。

  3.毛利率长期高于行业平均值,采购成本异于市场价格。

  根据招股书信息,2021年澜沧古茶的毛利率为65.9%,尽管相比2020年高达70.4%的毛利率有着明显下降,但还是超过了全行业约为62.5%的平均值。而且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开始,澜沧古茶的毛利率就长期高于行业平均值10%以上。

  影响毛利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原材料采购的成本。根据澜沧古茶2020年A股IPO时递交的招股书,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主要的原材料毛茶,每公斤采购价格分别为108.06元、137.58元、157.58元、144.96元,基本维持在200元以下。

  然而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古树毛茶的采购价格区间在600元至1000元左右。依照澜沧古茶的说法,采购成本偏低是因为各产地的茶叶价格并不相同,价位不同的各档次茶叶统计到一起,拉低了平均值。

  除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之外,想要冲击港股IPO,澜沧古茶还需要直面普洱茶赛道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二、茶企上市屡战屡败,年轻人不喝普洱茶?

  中国有着近3000亿元的茶叶市场规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茶企,却几乎没有。

  A股中,只有峨眉山A、正泰电器、*ST康美等等茶叶概念股。港股之中,在2021年龙润茶集团强制退市后,中国大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茶企,也仅剩天福集团一家,而且其核心主业是房地产开发,严格来说仍是与茶叶相关的概念股。

  至于正牌茶企,诸如杭州龙井茶业、福建安溪铁观音、四川竹叶青茶业、信阳毛尖集团等知名企业,虽然在都有过冲击A股IPO的尝试,但最终大都是以失败告终。

  而曾被视作距离A股上市最近的中国茶叶和八马茶业,前者仍处于证监会问询阶段,迟迟没能过会。而后者,已经和澜沧古茶一样选择了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在今年5月11日被深交所披露终止上市。

  茶叶企业的艰难可谓是跃然纸上,澜沧古茶想要在细分品类的普洱茶上做出文章,至少需要先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饮品属性减弱,普洱茶逐渐金融化。

  虽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按照2021年普洱茶相关产品的整体收益计算,澜沧古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二大普洱茶公司”。但是在国内远超100家的普洱茶厂中,相较于云南大益茶业的大益普洱茶、黎明茶厂的八角亭普洱茶、中粮集团的中茶普洱茶,澜沧古茶的品牌认知度似乎无法匹配“全国第二”的高度。

  同时,普洱茶基于相对浓厚的文化和历史沉淀,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当做礼物进行赠送和收藏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充当消耗品的价值。或许是受到隔壁白酒赛道的炒卖风气影响,普洱茶早已偏离饮品属性,更倾向于“金融产品”。

  只是就像茅台酒一样,虽然在全国范围内一酒难求,价位更是高得离谱,但是对茅台酒厂却没有更多实质性的提升。甚至一旦炒酒市场崩盘,茅台酒厂商很可能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在这一点上,对普洱茶也是一样。

  2.新茶饮持续拓展,年轻群体消费欲望较低。

  作为零售产品,普洱茶还面临着被年轻消费群体所轻视的局面。不仅是老式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对年轻人缺乏新引力,更多的,可能还是各个茶企自始至终都缺乏对年轻消费者的重视,很少推出针对年轻群体喜好的茶饮产品。

  再加上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饮品牌持续涌现,仍然困守传统茶叶产品模式的茶企,也就很容易进一步丢失市场份额。尤其是售价普遍较高的普洱茶,即便没有购买力的限制,大部分年轻消费者都很难习惯于普洱茶的口味,进而影响消费欲望。

  3.缺乏统一规划,茶叶供应链相对混乱。

  作为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可以同时生产六大茶类的产地,我国有着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市场。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品类、产地、配方等历史差异,国内茶企广阔分散于全国各地,并且以中小企业和私企为主,很难进行大范围的资源统一整合。

  整体来看,国内茶叶市场长期以来都被“规模小、秩序乱、品牌散”的现状所困扰。在个别茶叶生产地,甚至还保留着等待茶贩子到茶田、村镇等区域收茶,再出售给茶厂,这样极为原始的供应关系。

  由于没有统一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链条,各地区的生茶收购都较为混乱。如此一来,也就难以保证价格稳定,监管部门对收购价的涨跌也很难起到积极作用,间接也会影响普洱茶厂的整体收益。

  综合来看,澜沧古茶想要在港股上市,或许还有不少困难要面对,要走的路,或许也还很长。

  参考资料:

  《澜沧古茶冲A失败转港》——国际金融报

  《澜沧古茶转战港股IPO 经销模式再引监管关注》——每日经济新闻

  《转战港股,澜沧古茶的上市梦能成吗?》——松果财经


资鲸网APP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