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浪人:剑走偏锋,“知识付费一哥”思维造物再度冲击IPO

来源:世纪浪人  时间:06-07 智库
2021年4月30日,思维造物向深交所递交最新版招股书,更新了其2020年全年的业绩情况。更全面的展示了得到App的发展水平。然而相比5月26日的活动,这是思维造物第三次递交招股书,气氛显得极为冷清。

资鲸网原创出品,首发资鲸网,转载请加资鲸(ID:zijingkeji)。

封面图片: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演讲现场(来源:腾讯新闻)

   【前言】IPO就像一扇魔力无边的门,吸引着无数创业者们乐此不疲地敲击。无论是A股、H股或是美股,它的永恒魅力就在于能让创业者们手捧巨量的募资投入研发、生产,从而让企业走向巅峰,开拓更大的事业;也能因造假上市让部分人锒铛入狱……关于这两个极端的案例比比皆是。

  5月26日,得到App官宣5周年。为此,官方在线上线下联动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

  不仅有线上的直播节目,更有全国多个城市的线下开放活动,赚足了眼球。当然,这一切动作的最终目的还是导向课程销售。

  就在此前的4月30日,思维造物向深交所递交最新版招股书,更新了其2020年全年的业绩情况。更全面的展示了得到App的发展水平。然而相比5月26日的活动,思维造物第三次递交招股书就显得极为冷清。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笔者会在文章加以描述。

  思维造物创业板IPO申报状态(截图来源:深交所官网)

  一、思维造物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1.公司概况

  据爱企查资料显示: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6月17日,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9号院4号楼24层2802室,法定代表人为罗振宇。

  思维造物工商注册基本信息截图(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向全国招生);软件开发;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不含医用软件);基础软件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经济贸易咨询;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销售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机械设备、五金交电(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不含电动自行车)、建筑材料(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文具用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体育用品、针纺织品、服装、日用品、家具(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珠宝首饰、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工艺品、玩具、花卉、装饰材料(不从事实体店铺经营)、医疗器械(限I类);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企业策划;电脑图文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承办展览展示活动;教育咨询(不含出国留学咨询及中介服务);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零售、网上销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2年4月30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销售食品;出版物批发。(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出版物批发、销售食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9家公司。

  2.罗振宇其人

  罗振宇,圈中昵称:罗胖。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于安徽芜湖。本科毕业于,90级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罗振宇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会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曾任央视财经频道节目主持人和栏目总策划,2008年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曾担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栏目制片人;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

  2012年底,开始打造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半年内,由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延伸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社群品牌。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过10亿人次。

  2018年7月27日起,罗振宇担任由江苏卫视联合得到App推出知识类脱口秀《知识就是力量》主讲人。

  2019年10月29日,《奇葩说第六季》宣布定档10月31日推出首期节目,罗振宇担任导师。

  2020年9月23日,确定2021年跨年演讲的主题为“长大以后”。

  罗振宇创作的网络视频脱口秀、同名微信公众账号以及知识型社群融合形成的品牌。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旨在以“身边的读书人”形象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伴侣,引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是罗振宇基于对媒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一次先锋试验。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第一期视频上线,此后每周更新一期。罗振宇分享个人读书所得,启发独立思考。2017年3月开始,《罗辑思维》节目全面转移至“得到”App。视频以其丰满的知识品质和独特的个人语言表达风格,在互联网视频领域独树一帜。当日,同名微信公众账号开通运营。账号每天推送一段罗振宇本人的60秒语音,分享其生活感悟,同时推送一篇其本人推荐的知性文章。微信以伴随成长的姿态,启发微友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

  上线半年时间,节目点击量和微信关注数都呈现出指数级高速增长态势,知识社群氛围初步形成。成为受众和媒体关注的现象级产品。

  二、股权结构与历次融资

  1.股权结构

  根据企查查显示:罗振宇作为思维造物的董事长,持30.35%股权,此外,文产基金、红杉合信、造物家、上海乐进分别持有公司7.5%、5.85%、5.23%、4.24%股权。

  有专家解读: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Z指数为1.9,这表明第一大股东股权占比较小,其余股东的投票效用相对较大。同时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CR1指数为30.35,这表明第一大股东持有表决权未超过三分之一,除非通过公司章程另行约定,在股东会层面已经彻底丧失控制权。股加加建议可以通过“一致行动人决议”或“AB股”等安排提高大股东的经营决策权。

  思维造物前十大股东(数据来源:招股书)

  H指数综合反应了公司的股权分散度,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分散度H指数为1470,相比其他企业您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可能已经分离,这可能导致股东“搭便车”的心理,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和参与度弱化。股加加建议可通过公司章程建立相应经营管理监督与决策机制及安排。可行的情况下考虑调整股权结构,加强股权的集中度。

  思维造物股权结构离散度分析(数据来源:股加加)

  从上述分析来看,罗振宇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股份占比是比较小的,投标表决权的相应缩小,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一致行动人决议”来提高表决权。

  思维造物股权结构详图(来源:招股书)

  2.历次融资

  作为自带明星效应的前知名央视媒体人,罗振宇从创业一开始就吸引了投资机构们的关注。根据公开资料,罗辑思维还只是优酷的一个线上节目时,顺为资本就成为了其天使轮投资人。2014年,其又收获了来自启明创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2015年10月,在得到APP上线前夕,罗辑思维公开了B轮融资情况,由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领投,老股东启明创投继续追加,徐小平旗下的真格基金以及前身是优酷土豆的合一集团等均有参与,在B轮融资之后,罗辑思维的估值达到13.2亿人民币。

  2016年,罗辑思维继续受资本加持,包括真格基金、新希望集团、梅花创投等机构纷纷入场,得到APP更是趁着知识付费的风口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属性。2017年,罗辑思维瞄准了青少年,少年得到上线,吸引了红杉资本、腾讯投资、华兴资本、英雄互娱等机构加码,D轮融资后估值达80亿人民币。

  罗辑思维的营收情况也受到了广泛讨论,一份在2017年曝光的投资文件曾披露,罗辑思维2015年至2017年Q1,营收分别为1.59亿元、2.89亿元和1.51亿元;净利润为1860万元、4462万元和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为11.7%、15.5%、25.2%。

  思维造物历次融资概况(数据来源:企查查官网)

  企查查显示的最新股权结构来看,罗振宇持有思维造物30.35%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由罗振宇持股69.57%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杰黄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是思维造物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股份比例为16.26%。李天田持有思维造物13.93%的股份,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在最新的股东名单里不乏知名的创投机构,有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红杉合信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上海乐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真格天弘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三、主营业务

  从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其营收以线上、线下知识服务,电商业务为主要构成。其中,线上部分内容主要分布于得到App及罗辑思维公众号,内容有课程、听书、电子书;线下部分主要是得到大学、跨年演讲和知识春晚,电商业务主要是阅读器、图书及周边产品销售。

  思维造物在线上,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终身学习者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开创了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新业态。此外,在线下,通过“得到大学”、“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形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处于终身教育行业第一梯队。

  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3个月,思维造物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7.38亿元、6.28亿元及1.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131.96万元、4764.41万元、11505.40万元(包含处置子公司酷得少年部分股权获得的674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以及1327.82万元。

  截止2020年3月31日,“得到”App月度活跃用户数(MAU)超过350万,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3,746万,累计注册用户达到2,135万,在中国苹果App Store、主要安卓应用市场的图书、教育类软件下载排名中持续保持领先。

  思维造物主营业务板块构成(来源:招股书)

  四、财务数据

  思维造物营业收入中,主要由线上知识服务业务、线下知识服务业务、电商业务三块业务组成,2019年度三项营收占比分别为66.26%、18.53%、13.85%。

  线上知识付费服务主要由“得到”、“罗辑思维”的知识付费服务组成,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3个月,思维造物线上知识服务收入分别为3.28亿元、5.07亿元、4.12亿元和1.0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0.73%、42.46%、46.83%和44.60%。

  线下知识服务主要包括“得到大学”和跨年演讲及知识春晚,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3个月,共实现6346.68万元、7345.99万元、1.15亿元和6506.06万元收入。公司线下知识服务业务增长较为迅速,2017年至2019年CAGR约为34.78%。此外,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3个月,线下知识服务毛利率分别为59.04%、54.88%、46.10%和43.42%。

  电商收入,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3个月,分别为1.53亿元、1.04亿元、8615.59万元及1914.89万元。电商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由27.58%逐年下降至10.01%。电商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发展重心不断向线上线下知识服务业务迁移,公司电商业务投入及推广力度更向自有版权及知识服务相关领域倾斜所致。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3个月,毛利率分别为49.04%、36.13%、34.51%和23.06%。

  思维造物最近三年营收概况(来源:招股书)

  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思维造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6.22亿元、6.71亿元,整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相比于营收,利润方面则显现出更大的波动起伏,2018年至2020年,归属于思维造物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329.76万元、1.17亿元、4006.35万元。

  报告期内业务划分、主营收入构成概况(来源:招股书)

  拆分业务来看,线上业务仍然是思维造物的主要收入来源。4.5亿元的营收,占整体营收的66.89%。思维造物在逐步加大线下业务的占比。三年间,线下部分营收占比从9.95%提升至21.94%,但整体规模与线上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电商业务则呈现持续性下滑的态势。三年间,其电商业务营收从1.03亿元跌至仅剩6613.56万元。2020年营收较2019整体下跌了23.24%。

  对于该部分业绩的下降,思维造物方面的解释为实体书售价下降影响所致。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自有版权图书、第三方出版图书、自营电商实体图书售价均出现大幅度跳水,因此导致该板块营收整体大幅度下降。

  思维造物实体业务营收概况(截图来源:招股书)

  即便是用疫情的影响作为理由,思维造物的业绩下降也并不合理。其主体业务主要是在线上,而2020年在线教育整体是极为火热的态势,目前来看,思维造物似乎并没有吃到在线教育大火的红利。

  相比较而言,线下部分的业绩表现出更加稳定的增长态势。疫情冲击下,2020年仍然实现1.4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7.8%。

  2018年至2020年,思维造物的知识服务业务毛利分别为4031.46万元、5314.61万元和6834.70 万元,毛利率分别为 54.88%、46.10%和 46.40%,毛利率保持增长。

  对于商业化模式日趋成熟的项目来说,其门票收入上的损失,可以在商业赞助方面获得足够的弥补。2020年,思维造物在赞助商数量下降的情况下,赞助收入反而提升了54.69%,其商业价值得以凸显。

  在用户口碑方面,思维造物正在浮现危机。其2019年、2020年跨年演讲在豆瓣用户评分仅为6.1、6.2,刚过及格线。这一品牌的用户口碑能否继续保持下去,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五、上市进程

  这已经是思维造物第三次向A股发起冲击了。第一次是在科创板,如今“改道”创业板了,最新进程为“已问询”。有网友调侃:罗胖真牛,一家公司从科创板直接跳到创业板……

  这条赛道并非是条坦途,我们回想一下去掉炒得沸沸扬扬的财经媒体大咖吴晓波的巴九灵上市就能略见一斑。

  2019年3月17日,全通教育宣布收购巴九灵96%股权,轰动一时。

  随后的3月31日,全通教育确定了巴九灵的收购价格——15亿元。

  但是这场“联姻”却遭到了重重反对。

  由于吴晓波本人的知名度以及全通教育曾一年收购9家公司的“豪迈”作风,全通教育收购巴九灵备受市场关注。

  随后,深交所接连下发两份问询函,问题包括巴九灵是否具备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和网络出版服务等资质、“吴晓波频道”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是否主要为原创、本次交易的目的、巴九灵广告营销收入的真实性、持续盈利能力等。

  深交所甚至犀利问询,本次交易是否存在炒作股价的情形?是否为“忽悠式”重组?

  面对深交所的质疑,全通教育自是力证清白,表示“吴晓波频道”虽具备营销功能,但有别于普通“营销号”。

  但回复深交所问询后,这起并购一直未有新的进展,直到半年后,全通教育主动宣布终止。

  “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就重组方案中的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公告中如此解释终止收购的原因。

  现在回看罗振宇的发迹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早年做过记者、电视节目制片人的罗振宇在2012年借着“玛雅末日”的话题,推出“罗辑思维”脱口秀及同名公众号,并迅速崛起。

  数年间,其以卖会员、吃霸王餐、卖月饼、投资papi酱等极具话题性的事件积攒了大量人气。

  2015年,一直宣称要做即插即用、自由联合 “U盘”的罗振宇不再坚守,而是推出了得到App。该产品一经推出即获得大量拥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得到App 月度活跃用户数(MAU)超过340万,累计激活用户数超过4226万,累计注册用户达到2403万。

  然而,最近三年,得到App的用户增长却不太理想。招股书指出,2018-2020年,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量分别为681.37万人、397.5万人、456.46万人;新增付费用户数量分别为164.91万人、91.1万人、82.61万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罗振宇早期所做的罗辑思维栏目是与申音共同创办的。在罗辑思维孵化后不久,两人分道扬镳。对于分手原因,当事人从未给过正面回答。但坊间有传闻称,申音更加期待将罗辑思维打造成平台化产品,而不是专注依赖罗振宇个人IP。从双方分手后,申音打造相似脱口秀节目“怪杰”即可看出,传言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2015年,随着罗振宇搭档脱不花(李天田)、快刀青衣(邓鑫鑫)推出了得到产品,其也走上了平台化战略。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无法持续且大量的产出优质课程内容。

  而从目前得到师资方面来看,形成了以罗振宇为第一IP,以薛兆丰、吴军、万维钢、香帅、刘润、宁向东等为第一梯队的名师集群。

  思维造物报告期内五大精品课程收入详情(来源:招股书)

  而作为第一IP的罗振宇,其薪酬则从原本的291.53万元,偷偷降到了仅剩86.26万元。当然,罗振宇可能并不在乎这点薪酬,若思维造物顺利上市,以罗振宇手中所持有的股份总量,其身家将达到13亿以上。

  上市,争夺“知识付费一哥”,似乎是最水到渠成的选择。

  对于上市一事,罗振宇此前曾在朋友圈公开表示,没有具体时间表。然而在资本的裹挟下,上市的车轮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

  罗振宇朋友圈截图

  若思维造物顺利上市,其将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第一股。以300万+的MAU匹配40亿元估值,不仅仅是对于思维造物自身,也是给行业指明了前行的标靶。

  从2019年传出上市消息,到如今进一步递交招股书,历经三次,分别递交两个板块——科创板和创业板,思维造物上市正在渐行渐近。这一次,罗振宇能如愿吗?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六、结束语:知识付费、任重道远

  罗振宇从主持人转型罗辑思维到得到APP到跨年演讲到奇葩说,总有网友盯着黑点。据笔者所知,喷他的人很多。甚至在豆瓣和知乎上出现了“大家为什么讨厌罗振宇”的相关信息。

  总的说来,以目前情况看,走知识付费这条路还是比较艰难的,但这也是大势所趋。

  知识付费的玩家们想牵手资本市场,罗振宇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闯关科创板罗辑思维的确是业内首个,2013年,公众号“罗辑思维”率先推出付费会员制,拉开了我国知识付费市场的序幕。

  据艾瑞咨询在2018年推出的《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中预测,在人才、时长、定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的知识付费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235亿。产业形成“腰型”结构,长尾市场占据40%营收份额。“小而美“模式将成为新小玩家入局突破口。

  而根据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知识付费平台和应用分为三类:1)综合平台,提供知识学习、自我提升、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知识领域覆盖广泛;2)问答类平台,提供以经验分享为主的问答互动服务,知识领域根据需求确定;3)泛教育类平台,提供专业领域知识学习服务,知识领域较为精细、专业。思维造物旗下最成功的产品为得到APP即属于第三类,今年5月是得到APP三周年,用户数突破3000万。

  除得到之外,企查查数据显示,思维造物下还有包括北京思维造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他9家控股公司。

  2016年开始,知识付费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风口,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涌入。公开数据显示,仅2017年知识付费领域就完成了210笔融资,总融资规模达到近百亿元。然而,自2018年开始,知识付费的热度逐渐下滑,多款以知识付费为主要盈利渠道的项目停更或选择转型,也不断有人尝试在资本市场获得新的资金支持,其中就包括刚在A股折戟的吴晓波频道。

  对平台影响力强的人依赖度大,这才是行业真正的软肋。难免大家会拿两者做对比,但知识内容产业的投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行业空间大+消费习惯的改变+政策驱动”。

  知识付费本身的付费率和空间是缓慢增长的过程,国内的网民对于虚拟的精神付费产品在提升,从已经披露的数据来看,爱奇艺和腾讯有1亿左右的付费用户,腾讯音乐、阅文的付费率也都是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前期需要烧很多钱和砸渠道。

  我们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也是“流血上市”的。

  而就知识付费这个行业本身来说,平台的流量来讲或者规模相对于阅读、视频等并没有形成稳态,行业没有绝对头部,没有一个平台能够做的非常了得,而只是做了其中一部分市场,未来市场有多大还需要打个问号。

  (本文数据来自Wind资讯、深交所官网、新浪科技、企查查、豆瓣等)

  (本文图片已标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资鲸网 作者:世纪浪人)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