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少安,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2004年度孙冶方经济学奖,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获得者。
2021年5月22日中午,惊悉袁先生走了,心里一颤,有失去亲人的感觉,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91岁,还亲自下地研究怎么种水稻,这样的老农民可爱、伟大、神!
人类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最基本的需要是吃饱饭,否则什么也干不了。袁先生就是因为艰苦探寻、发现、研究、育成和推广杂交水稻,对中国10多亿人口和世界数十亿人口吃饱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人类的贡献,比肩任何伟大的科学家。
上个世纪60一70年代,我有这样的记忆:我父母,尤其是母亲,勤俭节约、严格计划,细水长流,全家没真正断过炊,但是吃不饱的感觉是有的,吃饭以后很快就饿的感觉是常有的;剩饭再煮一次,肯定不好吃,但是,当时母亲一般情况下每餐坚持剩一点饭,不是吃不完,而是与下一顿的米一块煮,饭更蓬松,显得多一点;青黄不接时,我们能吃地瓜或地瓜米就算好的,有一些家庭揭不开锅的现象,记得村里大小伙子跟我母亲说,愿意帮我家上山砍柴,请他吃一顿饭即可;村里本家的女主人在我家吃饭时上我家门前扯猪草,有气无力地看着我们,母亲招呼我们兄弟几个少吃点,盛上一碗饭请她吃,她感动的样子我记得……
上中学时就知道袁隆平,他早期研究杂交水稻的安江农校离我老家就几十公里。那时在生产队里干的最快乐的农活就是参加杂交水稻育种:当时的育种,水田里同时种上两种稻苗,两行父本再间种多行母本,父本高母本矮,如果父本开花时花粉不能传到母本的花上,母本就只抽穂不能结籽,所以,夏天,中午太阳当空丶父母本同时开花时,我与另一个男孩站在水田两边田埂上,扯一个尼龙绳子同时来回奔跑,以便让父本的花粉尽量多地飘起来,洒落在母本花上,洒得越多,母本结籽越多、产量越高,母本的产量就是可用于大田播种的杂交种子。这活又热又累,真是“锄禾日当午”,但是,那时我又真的很快乐,一是因为知道劳动的结果:能生产神奇的稻种,怎么神奇?别的稻种,大田种植一次需几十斤稻谷做种子,记得杂交稻只需两斤左右,别的稻种插秧时一蔸一大把,杂交稻苗插一根即可,就能分孽成一大丛,既省种粮又省力,同样面积丶同样施肥,秧苗长得壮丶产粮多不少。更何况10多岁的男孩也确实觉得在田埂上来回奔跑有乐趣,当做玩游戏了。
50年代,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认为中国人口增长太快、将使人与资源的矛盾尖锐化,建议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当时没被采纳,反而挨批。结果造成50一60年代婴儿潮,到了70年代80年代初成为吃饭潮(青少年是粮食消费高峰),当然改革40多年也是劳动力红利潮,现在又成为老龄潮。现在许多人都以为中国出现的是老龄化,其实与发达国家发达病的老龄化不同,中国是50一60年代人口生育太多,到现阶段成为老龄潮,是必然的阶段性结果。为什么60年代末开始毛泽东主席号召城市知青大规模下乡?为什么70年末80年代初农民不管不顾自发分田单干(农民如此认为)?为什么80年初开始邓小平不得不主张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为什么80年代初那么多青少年犯罪而不得不实施“严打”?这些事都发生在中国人口达到总和超过8亿的时候。人多了,要吃饭、要就业,吃不饱、没工作,就会闹事。好在有袁隆平以及一批象他那样研究粮食高产的农学家,才使得吃饭问题大大缓解。袁先生经历过饥荒年代,知道中国人口多,吃饭事大,所以终生研究杂交水稻。当然,也可以猜想,假如中国不是那么多人口、粮食那么紧张,中国也许出不了袁隆平院士。现在的中国也不能说粮食绝对安全了,袁先生很清楚,所以,80多岁又创新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海水稻”,即抗盐碱稻种,意味着中国10多亿亩盐碱地可能成为潜在的耕地,这一新技术具有巨大潜力。袁先生真是神农啊!
袁院士,一个研究和种植水稻近60年的老农民,活了91岁,已经很高寿,可是我希望他一直活着,和千千万万人一样,我会一直把他端在饭碗里、供奉在心灵深处。我永远热爱这个神一样的老农民!
中国和世界都会缅怀袁隆平!中国也不应该忘记马寅初!
(封面图源:百度)
【西泽研究院原创,欢迎转发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