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受此影响,平台经济概念股纷纷下跌,其中美团(03690.HK)跌幅最大为10.5%,京东(09618.HK)下跌8.78%,阿里巴巴(09988.HK)下跌5.10%,腾讯(00700.HK)下跌4.42%,互联网巨头们不禁“瑟瑟发抖”。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在当前的监管态势下,蚂蚁集团还能不能上市?何时上?按照多少估值上?貌似仍然“朦胧烟雨中”。
闲话少说,还是先看看蚂蚁集团股份经济受益权的玄机吧。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蚂蚁集团使用股权作为激励工具,有什么问题?
上市审核中,一直有一个“股东人数不得超200人问题”。这个问题的源头是《公司法》第七十八条:
但是,并非是说超过200人一定不能上市,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审核指引》(证监会〔2013〕54号):
意思就是,如果超过200人了,只要能够拿到这个行政许可,也是没问题的——可惜,能拿到这个许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比如原来的职工持股会、供销社、信用社等等,两个字总结就是“很难”。
而且,即使拿到了,根据该指引,对持股平台还有如下规定
就是说要是持股平台人数超过了200人,还得还原至自然人持股。
据早前坊间传言,蚂蚁集团激励的人数超过20000人(即使按照蚂蚁集团员工1.66万人,激励40%比例计算,也有近7000人)。显然,这数千、上万名股东以自然人方式持股蚂蚁集团,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随便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离职退股,就需在主体公司上办理股权变更,频繁的股权变动,耗时耗力,遇到一个刺头,搞不好还得对簿公堂,也需要向监管部门进行很多苦口婆心的解释)。
所以,走非上市公众公司这个通道,不可行。
关于200人的认定,原先的政策是穿透到自然人(备案过的基金除外),今年政策调整,好像看到了一丝曙光。
《证监会首发业务解答》2020最新修订第24条:
《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第11条:
这里说的意思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只要遵循闭环原则(闭环原则就是在平台内进入、退出形成闭环,不影响主体公司股权架构),可以不穿透到自然人,按1名股东计算,好像解决了激励人数的问题。但是上述规则很明确的说了只能是公司员工才能参与员工持股,这势必限制了诸如阿里巴巴集团及关联公司的员工、外部顾问的激励。
还有根据相关规定,实施闭环原则的,上市后锁定3年,锁定期满后还要受相关减持规定的约束,某种程度上会削弱激励兑现的及时性。如果激励这么多人,每个有限合伙企业只能放50名合伙人,6000多人持股得设立100多个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我看到持股平台最多的是32个),想想都头大。
再从实操看,如果退出机制设计了离职退股,这么多的激励人数,退股人数(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会少,要是激励对象坚决不退,走仲裁或诉讼渠道,对企业风险也高。
在定价出资上,肯定需要在股改前完成出资,定价太高,员工买不起,定价太低,会有巨额的股份支付成本。
综上所述,最终结论:如果蚂蚁集团想达到激励人数多、范围广、管理不复杂、激励力度大、成本低的目标,以股权作为激励工具不具备可行性。
而采用“锚定股价的股份经济受益权”方式,近乎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只要能被监管机构认可(因为本质上与股权激励并无差别,也难脱“代持”之嫌,用港股的说法,这个完全可以叫“受限制股份单位激励计划”)。
当然,我是鼓励这种方式的,可以使得拟上市公司有更多的通道和子弹去激励员工,毕竟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也呼吁监管机构,真没必要对拟上市、上市的企业搞股权激励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定好规则,管好信批,严惩造假,顺便再官方给一些名词做下定义(比如股权激励是啥,员工持股又是啥),足矣。
登录 后即可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