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浪人:纵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扫描中国机床业“断层”

来源:世纪浪人  时间:11-24 商业管理
一年一度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代表着世界制造业加工工具的最高水平。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最让人惊艳的就是德国数控机床展,本文围绕汉诺威国际机床展展开话题,浅谈一下中国机床与德国机床之间的差距。

资鲸网原创出品,首发资鲸网,转载请加资鲸(ID:zijingkeji)。

封面图片: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海尔展区(来源:中新社)

   【前言】一年一度的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代表着世界制造业加工工具的最高水平。2020年3月26日,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宣布,因疫情影响,本年度展会取消。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始创于1947年8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为当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工业盛会,被认为是联系全世界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国际活动。有越来越多的亚洲、美洲及非洲不远万里从前来洽谈,使博览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的盛会,并被认为全世界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重要国际活动。2009年该展览会净展出面积225000平方米,有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马来西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400家厂商参展,接待观众达20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的比例达到96%。中国展商成为一大生力军,共有441家企业(中国大陆426家,中国香港15家)积极参展,展商数量仅次位居海外参展首位的意大利。这些数字极好的证明了本展览会的成功,并再次认证了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行业展览会中的旗舰地位。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厅外景(来源:百度百科)

  德国毋庸置疑代表着当今世界制造业的最高水平。笔者曾有幸参观过三届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深感德国制造业的强劲实力和现代制造业的深广魅力。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早已成为德国经济奇迹的标志。

  近两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出的项目逐渐增多,主要包括以下13个方面:

  1. 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2. 工业零部件与分承包技术展;3. 工业自动化展;4. 数字化工业展;5. 能源展;6. 环保技术和设备展;7. 风能技术展;8. 空压与真空技术展;9. 电厂技术展;10. 表面处理技术展;11. 新能源汽车技术展;12. 研究与技术展;13. 线圈及绕线技术展。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最让人惊艳的就是德国数控机床展,本文围绕汉诺威国际机床展展开话题,浅谈一下中国机床与德国机床之间的差距。

  一、新中国机床工业发展概况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

  1.起步阶段——“十八罗汉”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机床工具产业几乎是空白,仅仅是国民党溃逃台湾没搬走的一些破铜烂铁。1949-1952年,国家对少数工厂进行投入,迅速形成了机床工具的生产能力。

  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简称“一五”时期),在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通过打造“十八罗汉”等一批骨干企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奠立了基础。

  分别是: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人民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大连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第二机床厂、天津第一机床厂、上海机床厂、无锡机床厂、南京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长沙机床厂、武汉机床厂、重庆机床厂、昆明机床厂。

  图为沈阳机床厂ABB机器人自动涂装车间(来源:沈阳机床官网)

  2.大规模建设阶段——关键性突破

  1958-197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展开了大规模建设高潮,当时中国的机床工业还是比较先进的,处于中上游水平。

  1958-1965年, “一五”期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一些建设项目在1958年后正式建成,其最具代表性的是武汉重型机床厂。

  1960-1962年间,形成了上海机床厂、昆明机床厂等高精度机床制造基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到1965年,中国机床工业累计掌握的高精度精密机床品种已有5类26种,年产能力约500台,产品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满足了当时重点建设项目的大部分需要。

  1964-1974年间,通过大三线建设,中国机床工具工业改善了地区布局,扩大了骨干企业队伍,内地的机床工具骨干企业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9个,机床年生产能力由1600台增加到近万台。

  3.改革开放阶段——机床工业转型

  从1977年夏天开始,中国机床工具工业进行了恢复性整顿。

  ⑴恢复性整顿(1978-1980年)

  此时,全国拥有规模以上机床工具企业1400多家。到1980年,41家机床厂建起恒温车间共53000平方米。

  ⑵“六五”期间走向市场化(1981-1985年)

  到1985年,机床工具工业有25个企业先后同5个国家(地区)28家公司签订合作生产协议32项。

  改革开放后,机床工具工业产品水平逐步提高,产品出口迅速增长。1979年机床出口创汇3800万美元,到1997年出口创汇达到28000万美元,是1979年的7倍。

  这期间安排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8项,部重点27项,投资31170万元,取得了显著效果。从“六五”时期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关键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从而促进了产品质量提升和新产品开发。

  ⑶改革迎来行业的转型发展(1986-2000年)

  全行业有8个综合性研究院所、37个专业研究所与企业设计部门,形成了机床工具行业科研开发体系。除了引进技术外,还开始引进国外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力量,加快我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1988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CMTBA,简称机床工具协会)的创立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行业的一件大事,顺应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大背景,满足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及行业自身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在机床工具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和境内外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高效交流平台。

  4.新世纪阶段——稳健发展

  ⑴21世纪初期的高速增长(2001-2005年)

  2002年全国产量达到23.10万台,其中数控机床24803台。到2003年,金切机床产量达到30.68万台,其中数控金切机床产量36813台。

  此时,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出现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到2003年,全国机床工具工业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共1979个,产值747亿元人民币。

  ⑵“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成就斐然(2006-2010年)

  2006-2008三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实现27.1%、35.5%、27.5%的同比高增长。

  2008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各项经济指标陡然下滑。2009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降到16.1%。2010年,受相关政策影响,机床工具行业产销恢复了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达40.6%。

  ⑶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2011-2019年)

  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和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生产大国、第一消费大国和第一进口大国。

  5.未来发展——聚焦智能制造

  2015年起,国家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10项战略任务和重点,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重点领域成为战略任务。同时明确了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历史跨越的战略任务。

  二、我国机床工业与世界先进同行的差距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数控机床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开始拥有自已的知识产权,并不断申请国内及国际专利,并通过中外合作投资,引进外资等让我国机床设备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这一时期实际了跨越式的发展,不断出现的高尖端机床设备及各种世界第一渐渐开始刷屏。随着市场不断细分,各垂直领域也不断涌现出新设备,像激光切割、数控双面铣床、3D打印等等。

  在世界上各装备制造大国中我国的机床制造属于较低水平,中低端机床产能过剩,高端机床产能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越拉越大之势,机床乃工业之母,我国需努力奋起直追,达到国际最高水平而不被人卡脖子还任重道远!

  机床行业的上游包括钢铁、铸造行业,而下游则影响着汽车、铁路、风电、核电、船舶制造、航空运输以及关乎到国防的军工行业。它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各个行业,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如果说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和命脉,那机床则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没有机床,就没有风驰电掣的高铁;没有机床,就没有鹰击长空的战斗机;没有机床,就没有飘洋远行的航母。

  德国德玛吉DMU100P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来源:百度百科)

  控制器是数控机床的核心,相当于电脑的CPU,是制造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然而目前,以日本FANUC和德国SIEMENS为首的控制器巨头的产品垄断市场80%以上,高端产品不仅垄断,而且限制中国进口。日本人称“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就意味着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这些话虽然有些狂妄,但中国在工业产生领域的弱项却是事实。

  可以说,中国机床企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不仅高端机床和技术被限制进口,而且市场也在被外来企业不断蚕食中。中国的高端机床市场,一直被日本的FANUC、MAZAK、大隈、牧野,德国的DMG、哈默,美国的哈斯这样的国际一线机械生产企业凭借着顶级的技术和一流的品质牢牢把控;而在中低端市场,台湾地区的丽驰、友嘉、东台、台中精机等又成为大陆企业最强的对手。

  大量的国产企业因为缺少技术只能沦为最低端机床的生产商,机床价格低廉、品质规范化管理方面差、故障率高,甚至有一些企业只是代装组装机床,用户自行购买光机、数控系统、丝杆、刀库等部件。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虽然我们的机床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只能凭借着相对低廉的价格来吸引用户。比如数控系统,我国高端机床的数控系统大部分来自于日本FANUC、德国西门子、德国海德汉等企业。虽然我国也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企业研发国产数控系统,但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始终有所差距。

  而在基础材料科学、工艺、设计上的差距,则使国产机床的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这些主要功能部件大部分还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以丝杠为例,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产国,但是在基础材料科学上的差距,国内根本生产不出制作优秀丝杠的钢材。

  “高端机床制造技术,我们与德国、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一位知名国产机床企业的负责人曾说道,“和国外设备比,国产机床在稳定性、可靠性、加工精度、效率等方面差距明显。国外机床可以24小时不停机,国产设备不行;国外机床1秒可以加工1个零件,国产设备可能要1.5秒。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也开始做高端机床的集成,但核心技术如数控系统主要还掌握在德国、日本等少数企业手里。”

  机床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尤为痛心的领域,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就与机床水平密不可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国内庞大的市场不但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高端机床厂家,反而被世界越拖越远。2008年世界排名前十的机床企业中尚有我国的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两家,而到今天世界前十名的机床企业中再也找不到我国企业的身影了。

  德国西门子公司加工的高精度机车轴承部件(来源:西门子官网)

  2008年排名第一的德国通快营收在25亿美元左右,今天的德国通快依然位居世界榜首,总营收已经超过41亿美元。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已经面目全非,沈阳机床陷入巨额亏损,营收只有可怜的8亿美元,而大连机床更是在2017年直接破产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机床行业不但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反而被对手越拉越远,甚至有被全部扼杀的危机。

  国防军工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在世界强林中的地位。落后的机床业对我国军工并未产生致命的影响,这也是得益于我国集中国家力量和不计成本的生产方式,不过落后的加工工艺、不过关的特殊材料还是严重拖了军工的后腿。

  国产某型号航空发动机(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网)

  作为制造之母的机床对我国高端武器装备的影响不言而喻,我国的机床之殇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治愈的。在全球机床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背景下,希望尽早能够改变高精度机床被外国垄断的尴尬局面。

  三、中国高端机床如何破局

  中国高端机床行业“大而不强”并非先天不足,而是体制造成的如今局面。

  机床在中国的主要市场有工业机械与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初级金属制品和电气电子设备。其中,由于工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因而成为机床的最大市场。由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爆炸式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在过去10年一直是机床的第二大市场。金属切削机床是最大的产品门类,其规模3倍于金属成形机床。资料显示机床工具行业由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铸造机械、木工机床、量刃具、磨料磨具、机床附件(含滚动功能部件)、机床电器(含数控系统)八个小行业组成,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工作母机的基础装备产业,是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数控机床属于高端制造装备,是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近10年以来,“大而不强”成为业界对我国机床工业的普遍评价。“大而不强”不仅指机床工业整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而且核心技术缺失、技术基础薄弱成为突出软肋。作为数控机床核心技术主要载体的功能单元和关键零部件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其中的中高档部分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尤为突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严重的产业空心化。同时,基础共性技术、产业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研究队伍和研究能力更是明显退化。

  被动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机床工业发展战略和指导原则的偏差之外,还与其所涉及的特定产业发展背景有关。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就已基本完成了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的升级,而我国大致在2013年以后才基本完成这一过程。由普通机床升级为数控机床,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代际升级,同时还伴随着产业结构形态的明显变化,即由普通机床时代小而全、大而全的企业结构形态,演变为数控机床时代以高度社会化分工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形态。

  作为数控机床核心技术主要载体的功能单元和关键零部件等配套产品,逐渐分离并形成独立的专业化研发制造主体,与机床制造主体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而机床制造主体负责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为功能集成技术和组装技术。这种产业结构形态的变化,在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起步晚且起点低,尤其是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零部件等配套产品的发展严重滞后,在较长时期内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恰逢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国外的成熟数控机床配套产品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以进口配套产品为主导的数控机床产业供应链很快形成,机床制造企业可以方便地在家门口采购到进口配套产品,用以制造出自己的数控机床产品。因此国产数控机床配套进口产品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惯性,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压缩了国产配套产品的进步和发展空间,形成恶性循环。2009年启动的国家科技专项针对上述问题做过一些积极努力的推动,并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距离问题的根本解决还相去甚远。

  显然,上述产业背景的本质是数控机床产业的供应链问题,这是机床工业核心技术缺失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从供应链入手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就机床工业整体而言,技术研发体系弱化、虚化和碎片化的背后原因,在于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技术研发体系至今并未形成。

  从“一五”期间开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机床工业体系,除了重点骨干企业群体外,还包括众多的技术研发机构;不仅有“七所一院”这样的综合性专业技术研发机构(称为“一类所”),还有由30余个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构成的更为细分的技术研发机构(称为“二类所”)。上述研发机构形成了门类布局完整、层次分工合理的机床工业技术研发体系,基本覆盖了机床工业的主要技术领域,在我国现代机床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类所”先是全部下放地方管理,随后进行企业化改制;挂靠在重点骨干企业的“二类所”则早已随着企业一并下放地方管理。至此,原有的金字塔型技术研发体系基本被打破,但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技术研发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是弱化。由于“一类所”的职能定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其原有的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尤其是共性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的能力显著弱化,研发人员大量流失,其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功能基本丧失,“二类所”的技术研发能力也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改革开放初期,多数重点骨干企业都将技术进步的主攻方向调整为技术引进与合作,导致企业自主研发的动力严重不足,其基础技术研究工作早已被边缘化甚至彻底消失了。

  其次是虚化。表面上看,机床工业领域的很多企业,都相继挂上了由各级各类政府部门颁授的各种研发机构的牌子(中心、基地、平台、重点实验室等等),但这些牌子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机床行业新型技术研发体系。真实的情况是:真正有能力、并已基本建立以自身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体系的企业并不多,不少曾经的重点骨干企业,其技术研发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较改革开放前明显下降了;至于大量新兴的中小企业,其研发能力更为薄弱,其中不少企业实际上就是“拿来主义”。

  与其它产业领域一样,机床工业多年来一直积极践行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模式,但是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再到“政产学研用”,其实际效果始终不明显。在机床工业领域,除了附属于企业和高校的技术研发机构之外,几乎没有独立的从事机床技术研发的专门机构,导致产学研合作中的“研”基本处于主体缺失的状态。

  最后是碎片化。这具体表现为: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统筹缺失,难以形成合力、形成体系;政出多门,重复投资;缺乏顶层设计,往往形成“一窝蜂”、“大帮哄”现象等。碎片化现象不仅表现在企业主体层面,还表现在高校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在政府部门。特别需要指出,现有技术研发体系明显缺失技术共享和推广机制,而这种机制恰恰是一个成熟的技术研发体系必不可少的功能。

  改革开放后,机床工业实施了一条以引进合作、跟踪模仿为主的技术路线。这种技术路线具有速度快、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因而为技术后来者在发展初期所广泛采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这条路线是自然合理的,也是符合技术进步一般规律的。

  时至今日,有识之士早已惊觉,跟踪模仿和引进合作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一方面,可以引进的技术差不多都已经引进,而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技术却没有人愿意转让了;另一方面,模仿只能学到表面的东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靠模仿学到的。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路线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校正方向的时候。

  我国机床工业目前处于结构失衡状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供给能力层面的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通用型同质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严重过剩,而定制型差异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则显著不足。以大批量生产方式制造中低档通用型单机类产品,是机床工业的传统能力优势,前些年甚至有企业仿照汽车工业模式,重金打造机床生产流水线。这种优势在老牌国有骨干企业(包括转制的国企)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为不少新兴民营企业所效仿。本世纪初以来,机床工业的连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上述优势。

  二是企业模式层面的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产品专业化”类型的企业过多,而“市场专业化”类型的企业则凤毛麟角。前者是指专注于某一类(或某几类)细分产品的企业,如车床类、铣床类、磨床类、齿轮机床类等等,我国机床工业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企业有特定而有限类型的产品,但是一般没有特定的目标市场领域,产品的普遍适用性和市场领域的广泛覆盖往往成为该类企业的追求目标。它们的突出短板是缺乏对用户工艺的深入研究,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普遍薄弱。

  三是产业体系层面的结构失衡。数控机床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测量反馈元件、转台、换刀机构(ATC)、滚动元件、轴承、液气润滑装置等等。所谓产业体系的结构失衡,就是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零部件的发展长期滞后于数控机床主机的发展。尽管有国家产业政策的长期支持,但时至今日,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所需的主要功能单元和关键零部件仍然严重依赖进口,不仅制约行业的发展,还为机床工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上述三种结构性矛盾是机床工业“大而不强”现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因而也是机床工业转型调整的根本出发点,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笔者认为:中国高端机床制造工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破局:1.加大科研投入,设立产业基金;2.引进高端专业人才;3.实现从模仿到自研质的飞跃;4.整合资源,控制规模,立足国内,逐步迈向世界;5.逐步淘汰低端机床制造业,着眼于高端起步;6.加强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专家认为:中国机床差主要是在质量和数控伺服系统,而质量差很多时候是由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决定的。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配合不到就用锤子敲进去,不使用浮动镗来保证孔的型位误差。

  另外,数控伺服系统是硬伤。中国主要使用西门子和日本发那科系统,自己的数控系统就差一些,还有主要在伺服电机上的差距。中国的材料也不行,比如,刀具材料无法在6000转以上的环境工作,在新型材料的研究上中国落后了很多,在相同条件下国外的材料和工艺都比我们要好。

  一般国产的机床可以使用4-5年,但是要年年校正,用激光校正仪,还有就是精度和容错性比较差,故障处理更是跟不上。还有在航空业使用的机床上有很多设备是专用机床,一般数控机床的精度在0.05mm到0.001mm之间,但是远不能满足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只能加工一些中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对于象陀螺仪这类零件就需要专用机床。

  四、展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我国数控机床企业迫切需要在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自主发展的突破,应注重发展节能、环保、可靠、高效和智能化的高性能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绿色设计和制造水平,创新服务模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近些年,国家在重大技术装备、重大专项、共性技术研究、基础工艺及装备、装备进出口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惠及数控机床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数控机床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有利政策,以产品质量作为发展的根本,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的升级,以自主增长和对外合作相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准绳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独特内涵的企业文化和民族品牌,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数控机床产业。

  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基本要求是精度高、效率高、能耗少、设备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因此数控机床应拥有宽泛的加工范围、很好的柔性并具有模块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低成本等特点,以满足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数控机床企业应积极投入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平台的建设,在试验基础上发展以集成创新为主导的创新设计。

  2018年度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汽车发动机展区一角(来源:汉诺威展览公司官网)

  以新产品技术推动制造业工艺进步,以新材料新工艺技术拉动新产品研制,以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奠定产品创新基础,以高精密工作母机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带动技术发展;以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需求为导向,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产品技术快速上升到新的高度。

  要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建立工艺研究试验室,探索新加工方法和积累优化切削参数并建设相应数据库,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和应用试验研究,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提高产品应用技术能力,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使用信心。

  数控机床企业应把用户服务过程规范化和流程化,把保证加工精度稳定性和减少故障率作为基本要求,把用户服务行为作为产品价值体现的延伸,把降低单件制造成本作为为用户服务的终极目标。 我国数控机床企业经过自身努力和国家推动,从提升机床制造水平和提高产品品质方面加强修炼内功,积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先进产品;从采购、生产、销售、管理各个环节,精兵简政,有规划地利用有限资源,加强内部成本控制,提升市场竞争力;从企业宣传和用户服务方面,推销自己,拓展服务,创建良好的品牌效应,实现持续发展。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受益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强有力支持,数控机床产品加快升级的步伐,涌现出一大批中高档数控机床创新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产品质量、产品研发、应用领域研究、品牌宣传、营销手段、服务专业化等方面,特别是为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能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IBG机器人展厅(来源:汉诺威展览公司官网)

  数控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高端市场的强力增长,为数控机床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加速引擎。当前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主要有高精度与精度保持性,高速与高效,高可靠性,复合化与柔性化、绿色化以及智能化等几个趋势。其中,智能化是21世纪制造技术发展的大方向。机床的智能化使其有适应控制的能力,可实现优化加工程序,以最短时间达到最佳的加工质量,从而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当前我国数控机床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近几年,为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发电设备等制造领域研发的高端数控机床品种已达100余种,但与国外先进机床制造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里,我套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附:数控机床概念龙头股

  1. 沈阳机床(000410.sz)

  2. 秦川发展(000837.sz)

  3. 华东数控(002248.sz)

  4. 西仪股份(002265.sz)

  5. 法因数控(002270.sz)

  6. 东山精密(002384.sz)

  7. 昆明机床(600806.sh)

  8. 南通科技(600862.sh)

  (本文数据来自Wind资讯、新浪财经、凤凰财经、南方财富网等)

  (本文图片已标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资鲸网 作者:世纪浪人)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