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浪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掠影

来源:世纪浪人  时间:02-18 创业创新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工业精华的高度浓缩,谱写了一代航空人呕心沥血的故事。在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史册中,伴随着中国奇迹般的发展,航空工业成就了一次次革故鼎新的体制机制变革。

        资鲸网原创出品,首发资鲸网,转载请加资鲸(ID:zijingkeji)。

  【导读】乍一看,这是个十分宽泛的话题。中国航空工业必然和中国航天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我这里只描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空工业灿烂的、里程碑式的历史。

  中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工业精华的高度浓缩,谱写了一代航空人呕心沥血的故事。

  在新中国70年沧桑巨变的史册中,伴随着中国奇迹般的发展,航空工业成就了一次次革故鼎新的体制机制变革。把握大势,行稳致远,航空工业牢记使命、阔步向前,历经艰难初创、政企分开、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国际化开拓……坚实的脚步不惧风雨、踏平荆棘,迈入了新时代的逐梦征程。

  本文主要讲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笔者认为:中国现代航空工业发展应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雏形与摇篮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首先应该追溯到冯如,他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早于晚清的1908年,就设计制造出了中国自己的第一架飞机。他拒绝了外国政府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祖国发展航空事业。1912年8月5日,在国民政府组织的一场飞行表演中,他在降落时为了避让跑道上的两个孩童,不幸失事遇难,年仅29岁。冯如因此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

  图为冯如和他制造的飞机

  冯如的一生,是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的一生,他把短暂的也是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嘱咐他的助手们继承他的遗愿,把中国的飞机事业搞上去。冯如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雏形。

  在世界航空业起步阶段,中国曾是唯一与西方相提并论的亚洲国家。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开创了人类航空新纪元。而在1911年,中国就拥有自制的飞机,比俄、德等国都早,仅在美、英、法三国之后。1914年,北京南苑航空学校修理厂厂长潘世忠设计制造出了一架双翼飞机推进式双座军用飞机,从动力到机体全部自主研发,表明中国已经可以开始生产飞机了,此时世界上能独立设计并制造飞机的国家仍然屈指可数。德国一年后才改造出了设计思想类似的军用飞机,日本两年后才建成了第一座“航空作坊”。而在1918年到1920年的2年间,中国就成立了5家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制造厂、广东飞机制造厂、杭州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成都飞机制造厂,这些飞机制造厂在设立后均佳作不断。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中国航空工业起步并不算晚。这五家飞机制造厂可以说是中国近代航空工业的摇篮。

  那时,航空工业主要发展军用飞机,民用航空尚未提到当时政府的议事日程。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二三十年里,基本上处在试制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并未建成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基础极为薄弱,航空材料、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基本依靠进口,所造的飞机质量也不够稳定,很难以大量国产飞机武装自己的空军。所以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空军的飞机全部依赖进口,国内的飞机工厂只能执行简单维修和保养。这和当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中国经济有关。

  第二阶段  种子与萌芽

  关于中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历史,这里不得不提当年的“两航起义”。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天堑”,向江南进军,大部分国统区被解放。中共中央及时把控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和“中央航空公司(简称央航)”信息,准备在地下党协助下策动起义。1949年6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根据国内时局的变化和两航的向背作用,作出策动两航起义的决策。经过多方争取,两航人员同意起义。

  1949年11月9日4时半,机组和随行人员顺利办完起飞前的各种手续,登上飞机。6时,12架飞机陆续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中国航空公司10架,中央航空公司2架。刘敬宜(时任中航经理)、陈卓林(时任央航经理)等人乘央航潘国定驾驶的CV-240型(空中行宫)XT-610号飞机,于当日12时15分到达北京。其他11架飞机飞抵天津。同日,香港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 2000多名员工通电起义。

  “两航起义”奠定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基础。起义后,国民党政府对起义疯狂反扑,百般利诱、分化破坏起义,蒋美英合谋,进行各种威胁破坏和劫夺活动,在形势险恶的情况下,我党领导广大起义员工展开了捍卫起义成果的护产斗争。截至1952年底,共运回器材约15000箱(件)、汽油3600桶和其他物资设备等。

  图片为“中国航空公司”起义飞回祖国的飞机

  “两航起义”成功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通令嘉奖起义人员。

  图片为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嘉奖函

  两航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爱国壮举,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大事。两航起义对国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是一个重大打击,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解放全国大陆的进程。同时,两航起义奠定了中国民用航空的基础,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两航起义不仅为新中国民航带来了飞机和相关器材,还带来了飞行员及各种航空技术人员,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航空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阶段  起步与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经济困难,百废待兴,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于1951年4月17日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迎着抗美援朝的烽火,从航空工业的初创到第一批骨干企业的建立,从组建最早一批科研院所到火热的“大三线”建设、再到门类齐全的航空体系形成,其间经历了27年的风雨历程。1954年7月,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在这之后,于1956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歼击机——歼-5飞机;1958年试制成功多用途运输机——运-5飞机和第一架直升机——直5;1959年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歼-6试制成功。五十年代,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和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成功跨入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批量生产喷气式飞机国家的行列。

  图为歼-6喷气式战斗机

  经过调整、整顿,航空工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飞机设计制造方面取得了多个型号的重大突破。从1966年到1976年, 这10年, 在航空人心中有着特殊的记忆。根据进一步增强试制生产能力、完善配套的需要,航空工业展开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到70年代后期,航空工业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有了较强的飞机及其配套生产能力,而且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的“三线”地区建成了能够制造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发动机、机载设备的成套生产基地。到改革开放前,当初基础微薄的航空工业终于走出了艰难困境,拥有了比较完整配套的生产能力,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形成体系。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产大飞机立项提到政府议事日程。1970年8月,国家向上海飞机制造厂下达运-10研制任务,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总设计师为马凤山,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1980年9月26日,运10首飞成功,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标志着项目的整体进度已经非常喜人。后来的多次试飞也表明,运10的设计是相当出色的,无论是飞行性能还是气动布局,都算是合格。当时,军方缺乏先进的大飞机,自然要研发其他机型。于是在运10基础上开发新飞机就成了另一项重要任务。研究人员设想了多种方案,包括和E3类似的预警机和类似KC135的加油机,这些机型能够让空军的整体实力得到质的飞跃,潜力非常深!

  图为运-10飞机帅气的外观设计

  运-10下马,不能不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大遗憾。今天看来,运-10的确很可惜,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正是因为我国在民航领域一直强调严格管理和短机龄运营,我国的民航市场已经维持了近10年的无重大事故的记录,而借着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发展壮大的各个行业,为如今的C919、C929和AG-600等国产大飞机的顺利诞生创造了条件,而且一诞生就和国外同类产品在同一技术水平,这或许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四阶段  跨越与神速

  1982年5月25日, 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3次会议上,第三机械工业部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改名为航空工业部。此后数年中,航空工业在管理体制上不断调整,开始了走向市场的初步探索。1993年6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宣告成立,航空工业彻底实现政企分开,义无反顾地迈上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航空工业蒸蒸日上。

  1999年7月1日,为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分为二,分立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以此为起点,我国航空工业正式告别计划经济时代,航空企业开始自负盈亏。中国航空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来临。

  中国大飞机制造于2007年立项,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大飞机”研制启动。大飞机处于产业链顶端,堪称拉支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势必会造成其他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型客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被业内人士称作“工业之花”,仅零部件都在300万个以上,部分高端产品拥有600多万个零部件。

  C919大型客机,全称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事件。

  除了大飞机外,支线客机研制、生产也非常出彩。2015年11月29日,中国商飞生产的首架ARJ21支线客机飞抵成都,交付成都航空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商业运营。

  图片为浦东国际机场准备试飞的C919国产大飞机

  2018年12月,中俄联合研制的C929大型客机高调公开亮相中国珠海航展,随着这次C929大飞机的惊艳亮相,也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关注,就连C919与之相比都要相形见绌。据专家介绍,看来中国国产大飞机已经进入快车道,预计3年后就能够飞上蓝天,中国这次终于攀上了世界之巅。C929是中国的商飞和俄航空公司一同进行研发的豪华宽体客机,目的是打造一型与波音-787和空客-A380一样水平的大型客机,从2017年两家公司就开始筹划,2018年已经完成基本形态的设计,按照原先的计划,2021年将开始首次试飞。

  图片为2018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C929模型

  在这次航展中,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开发的这型客机,实际上是预示着在中型客机C919站住国际市场后,大型宽体客机也将于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巨头一争高下。

  从目前公布的性能指标来看,CR929最大起飞重量245吨,载客量将超过280人,航程为1.2万公里,无论是基本布局和定位,与波音787、空客A350相似,主要用于远程航线,而C919则与波音737、空客A320相似,执飞中短程航线。

  CR929由中、俄合作研发,双方具体分工为:由俄罗斯联合航空集团负责复合材料机翼的制造,由中国商飞集团负责飞机机身、水平尾翼的研制,工程中心设在莫斯科,飞机的总装厂也会设在上海。从双方分工来看,俄罗斯基本上是技术入股。

  再说说中国大型水上飞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全称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简称:AG600)是为满足中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作为三个国产“大飞机”之一的AG600,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承担研制,2009年6月经国家正式批复立项,2016年7月总装下线。2017年4月29日,成功进行首次滑行,12月7日获得首飞特许飞行证,12月24日“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

  图片为AG-600国产水上多用途大飞机

  2019年3月9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陆续投产4架试飞机。“鲲龙”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航空工业在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器的同时,也着力打造祖国空天防卫的军用飞机,成飞的歼-10系列、隐形战机歼-20;陕飞的运-20军用运输机;沈飞的舰载机——歼-15、隐形战机歼-31;昌飞的猎鹰-15;贵飞的山鹰教练机...还有空警-500和空警-2000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战神——轰-6系列轰炸机、武直-10、直-20、高新-9号、高新-10号电子战飞机以及峨眉、泰山、东安航空发动机等等,守护着祖国的海、空、天每一寸疆土。

  2017年12月2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完成了集团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至此,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我国十二大军工集团全部完成央企改制。

  2018年12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将航空工业等11家央企列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航空工业通飞、中航国际、机载3家单位进入国企改革“双百”名单;合肥江航在国家首批混改试点中率先完成;9家军工事业单位转制实施方案上报待批……航空工业作为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商业二类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军工企业, 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期盼,正大胆探索, 蹄疾步稳,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新实践。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中国航空工业本着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目标。航空人正以更加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着革故鼎新的发展业绩,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伟大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变为现实。(来源:资鲸网 作者:世纪浪人)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