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企业搭上新能源汽车的“顺风车”,获得IPO入场券。
近日,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创业板IPO过会。引起外界关注这家企业的要素有两个,一、宁德时代;二、95后实控人。
宁德时代自不用多说,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龙头大哥,能使其变成自家的大客户,就说明中一科技实力不俗。不过,能否长期“抓”住这个大客户,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另一个要素,95后实控人,看似非常吸引人,却为中一科技的前景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原来,在中一科技申请IPO途中,中一科技原实控人汪汉平却去世了。根据遗嘱,由其97年出生、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汪立继承其全部股权。令人担心的是,汪立在此之前丝毫没有相关经验。
在中一科技所处的锂电铜箔行业中,一方面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竞争也已十分激烈。与同行上市公司相比,中一科技的竞争力显得不足。这次上市,汪立是能带领中一科技更上一层楼,还是无法摆脱父亲离世的阴霾?
01
收益增百倍
中一科技仍需上市补血
经历种种坎坷,中一科技终于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10月29日,经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1年第64次会议审议,同意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
资料显示,中一科技成立于2007年9月13日,是目前最火热的锂电概念股,主要从事铜箔、锂电池及相关新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多个领域。
实际上,在这次申请创业板IPO之前,中一科技还曾在新三板挂牌。
企查查显示, 中一科技共进行过两轮融资。2016年12月12日,中一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具体融资金额并未披露。2017年12月18日,中一科技中止挂牌。
2017年8月4日,中一科技还向长江资本、长江证券定向增发,融资1.2亿人民币。
2020年11月16日,中一科技正式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再次走向资本市场,其上市补血的意图十分明显。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一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6.02亿元、8.3亿元和11.69亿元。并分别实现净利润5699万元、6588万元、4074万元和1.23亿元。
9月16日更新的招股书信息中披露,2021年1-6月,中一科技营业收入为95,922.70万元,较2020年1-6月同比增加113.5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119.10万元,较2020年1-6月同比增加469.99%。
另外,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驱动和下游铜箔市场需求持续上涨,中一科技预计2021年1-9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还将大幅提升,增幅近百倍。
单从以上数据来看,中一科技十分健康,并且发展潜力十足。不过,如果看了另外一项数据,会发现其实中一科技的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中一科技现金流表现不佳。2018年至2020年,中一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4亿元、-2.58亿元、-7159.56万元。而一般来说,在同行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且高于净利润才是正常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背后原因在于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持续走高。2021年上半年,中一科技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客户企业多达16家,合计账面余额和坏账计提为1229.09万元,其中多个客户已经倒闭注销。
这次上市,或许会为中一科技解决部分燃眉之急。招股书显示,中一科技拟募资7.16亿元,分别用于年产10000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02
上市前夕风云突变
宁德时代是大股东
如顺利IPO,汪立或将成为A股最年轻的实控人。
企查查显示,中一科技法定代表人为汪晓霞,出生于1990年,持股7.92%;另外,中一科技实际控制人汪立出生于1997年,年仅24岁,持股56.38%。这家公司背后,难道还有一个少年早成的故事?
其实,背后的缘由令人惋惜。
2020年11月,中一科技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踏上IPO之路。彼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汪汉平,持有公司股份56.38%;其女儿汪晓霞,持股比例为7.92%,父女合计持股64.3%。
谁知,不到半年,汪汉平就去世了,具体离世原因并未向外透露。根据汪汉平于2015年5月10日立下的遗嘱,其年仅24岁,本科在读的儿子汪立继承汪汉平当时所持有的中一有限100%的股权。于是,汪立以56.38%的股份成为中一科技新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行后汪立将持股42.29%,若成功IPO,汪立所持股权价值或将超过12亿元。另外,汪汉平的女儿汪晓霞任中一科技董事长。
面对父亲突然离世,90后姐弟临危受命,带领公司继续冲刺IPO。同时,他们能否担此大任也备受外界关注。
从汪晓霞的履历来看,她出生于1990年5月,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读。2013年8月,汪晓霞入职中一科技,从市场部普通岗位干起,2016年7月起担任中一科技副董事长。2018年汪晓霞又先后任深圳冠霖基金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仁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助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她又回到中一科技,任职于中一科技营销部。
汪晓霞已有8年相关经验,且大多数时间都就职于中一科技,先后担任市场部职员、总经理助理、深圳办事处负责人、副董事长。对公司业务已比较熟悉,学历方面也并不逊色。因此对于她就任董事长一职并没有什么争议。
争议的核心在于汪立。
据了解,汪立于2020年4月加入到中一科技担任生产中心职员,主要从事铜箔生产、研发一线轮岗和学习,目前为本科在读(休学)状态,且并没有在公司中担任重要的管理职位。中一科技也指出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还较为缺乏”。但是根据汪立和汪晓霞签订的《一致行动协议》,如在公司经营、管理、表决权等事项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以汪立意见为准。针对这一问题,上市委会也提出问询,“请发行人说明原董事长、总经理汪汉平先生辞世导致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变更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请保荐人发表明确意见。”
除了公司的重大人事变动,中一科技能否持续获得大客户宁德时代的订单还存在疑问。
资料显示,2019年中一科技新增第一大客户为宁德时代。2020年1-6月中一科技进一步加强与宁德时代合作。根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0 年,中一科技向宁德时代销售产品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10%、35.46%;向宁德时代销售产品毛利占公司总毛利比例分别为 14.77%和 50.31%。
而宁德时代之所以会和中一科技合作,一个重要原因是宁德时代的原供应商青海电子停产改造,于是宁德时代转向中一科技采购锂电铜箔。据了解,青海电子为诺德股份主营铜箔业务的子公司,而诺德股份已经是国内知名的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龙头供应商。一旦青海电子恢复供应,有可能会对中一科技继续获得宁德时代的订单造成重要影响。这也是上市委会在问询中非常关注的问题。
03
90后姐弟能否带领公司逆风翻盘
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一批中国锂电池上下游企业获得强劲发展。
不过,有机遇的同时,中一科技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锂电铜箔企业投扩产金额已经超过300亿元,规划产能规模超30万吨。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中国锂电铜箔企业需求将持续旺盛。不少业内头部企业进行了大幅扩产。
据了解,诺德股份目前已有2.7万吨在建产能,1.5万吨筹建产能,两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有望于2021年底完成建设;龙电华鑫投资100亿元,将建设年产5万吨6-8μm锂电铜箔区域总部基地;嘉元科技正在实施的产能投资计划则包括宁德年产1.5万吨锂电铜箔项目、龙南年产2万吨电解铜箔项目、梅县区嘉元科技园年产1.5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新增年产 1.6 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
此次IPO,中一科技同样计划将部分募资金额用于年产1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但扩建幅度不及上述企业。
另外,在市占率方面,中一科技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锂电铜箔产品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龙电华鑫、诺德股份、嘉元科技、华威铜箔、中一科技。2019年时,中一科技同样排名第五。这次上市,中一科技或许能借力更进一步。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预测,预计2021和2022年底全球锂电铜箔总产能将分别增至约49万吨/年、56万吨/年,年复合增速约为18%。中一科技能在其中贡献几何,也还需要拭目以待。
在研发方面,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中一科技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91%、3.78%、3.93%和 3.78%,相较于同行上市公司,中一科技的研发投入显得不足。
因此,虽然2019年之后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使得中一科技业绩大涨,但是其上市之路依然是困难重重。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无论是市占率还是研发投入,都与同行上市公司存在差异,过于依靠大客户、90后姐弟能否带领公司向好发展等都是外界极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休学继承股权的实控人毫无经验更是令人担忧。不过,另一方面,这次如能成功IPO,中一科技或许还能借此机会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