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灯红酒绿,海伦司靠一杯酒如何建起护城河?

来源:侃见财经  时间:09-10 智库
“夜间经济”带火了不少的产业。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超过30万亿元,预计2021年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将增至36万亿元,到2022年或将突破42万亿。

  做着年轻人的“低价”生意,靠着一杯酒讲故事的海伦司,在沉默中“爆发”了。

  9月10日早上9点,海伦司登陆港交所,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上的“线下酒馆第一股”。截止北京时间9:30,海伦司报21.950港元,成交量1770万股,总市值达273.65亿。

  “夜间星巴克”“酒馆界的蜜雪冰城”“夜店拼多多”,可以说,海伦司在上市之前就打足了广告,同时也赚足了眼球。不同于其他的酒馆,海伦司从一开始打的就是“校园牌”,学生群体、自由轻松高性价比的消费客群及品牌调性,均成为海伦司融资、上市的底气所在。

  结合其招股书,新消费星球与大家一起来看看海伦司的基本面。

图源:网络

  当海伦司碰上“夜经济”

  “夜间经济”带火了不少的产业。2020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超过30万亿元,预计2021年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将增至36万亿元,到2022年或将突破42万亿。

  “夜经济”也将海伦司养得“膘肥马壮”。受益于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中国酒馆数量的增长,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酒吧/酒馆消费者中,近60%消费者为95后。而海伦司的营销,恰恰就是围绕着这群“夜经济”的主力展开的,毕竟从一开始海伦司打的就是“校园牌”。

  海伦司不仅仅是做酒馆,还想做年轻人的生意,“夜间星巴克”的概念,卖的就是一种年轻感。要黏住这些“冲动型”的消费者,海伦司自然有独有的策略。

  1.社交空间

  以学校周边为“堡垒”做扩展的宣传模式,就注定了海伦司要更懂年轻人。当然,海伦司也找到了这样一个突破口——做年轻人的社交空间。

  根据海伦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海伦司官方微信、抖音和微博账号累计粉丝超过570万。为进一步迎合年轻人的社交文化,在抖音平台开辟了“Helens告白小队”和“Helens聚会游戏都在这”两个板块,以时下流行的情感小短剧来凸显其社交属性。截至2021年9月4日,“Helens告白小队”在抖音累计播放量已超2.6亿。

  “我有酒你有故事”的鸡汤段子虽然老套,但对于面向年轻人群体的小酒馆来说,仍然是符合消费场景的营销。。

图源:中信证券(海伦司品牌愿景及发展计划)

  2.低价酒馆

  海伦司的顾客多为年轻群体,大学生尤甚,消费能力自然是有限的。所以,与一般的小酒馆相比,海伦司更注重的是低价市场。

  瞄准了大学生用户群的海伦司在产品定价上,从一开始就有着“物美价廉”四字标签,通过低价来吸引流量,并进一步通过门店快速扩张和产品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来累积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和固定费用摊销。

  其所有瓶装啤酒产品售价均在10元/瓶以内,如275ml海伦司精酿(自有酒饮)售价7.8元;275ml百威啤酒售价9.8元(根据Frost&Sullivan,此款酒在同行平均售价为15~30元)。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2020年,海伦司期内实现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79亿元及0.76亿元。

  很明显,海伦司在对于消费市场的热情把控这一块有独有的“技巧”,低价策略一直贯穿其中,下沉市场充满机遇,在相对更低的人力和租金成本之下,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

图源:海伦司招股书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消费市场的热情要想传导至资本市场,依旧充满未知,毕竟资本的风刮上酒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酒馆生意与资本市场的割裂与脱节依旧存在,海伦司也是如此。

  酒杯易碰,资本果实却难摘

  对于酒馆赛道来说,下沉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但对于海伦司来说,要想在这个赛道上稳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是有难度的。

  1.快速扩张或“过犹不及”

  据海伦司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海伦司注册成立,最初以加盟酒馆为运营方式,而后转为直营酒馆战略,之后海伦司的直营酒馆数量在往绩记录期间实现了高速增长。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直营酒馆产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9.1百万元、人民币540.3百万元、人民币812.9百万元及人民币368.1百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60.2 %、95.7 %、99.4 %及99.9%。

  相比加盟的经营模式,直营模式可以让管理者在连锁模式下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以达到构建品牌专业化的目的,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而在这种快速扩张、低价换量的策略背后,海伦司直营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图源:海伦司招股书(海伦司即期及非即期租赁负债)

  最明显的,就是更高的经营成本和人力投入。招股书显示,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海伦司使用权资产折旧分别为人民币15.1百万元、人民币53.2百万元、人民币105.3百万元及人民币37.1百万元,分别占各同期总收入的13.2%、9.4%、12.9%及10.1%。

  在全面直营的模式下,如何解决愈发多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了海伦司亟需面对的问题。

  2.抢食者众多

  受益于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中国酒馆数量的增长,中国酒馆行业的总收入由2015年的约人民币844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约人民币1,17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海伦司招股书显示,自2020年至2025年,中国酒馆数量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0.1%。

2020年中国酒馆前五大品牌及其市场份额

  酒馆市场潜力巨大,看好这个“香饽饽”的自然不止海伦司一家,尤其是近两年,企业跨界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存在,和海伦司抢食的企业品牌也自然不是少数。

  以水饺为主的喜家德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始探索试水“水饺+酒馆”模式;凑凑在探索“火锅+奶茶+酒馆”的模式;木屋烧烤的“烧烤+酒馆”新模式;西贝酸奶屋尝试啤酒夜市;星巴克的外滩酒吧;奈雪酒屋BlaBlaBar...等等这些,无一不在说明一个问题,餐饮大佬们已经集体盯上了“餐+酒”赛道。

  而海伦司的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能否被竞争对手赶超,还有待商榷。

  3.年轻消费者的钱包不好掏

  普世性社交空间或许是海伦司品牌最大的护城河,但却并不是其独有的优势,这种“真正的自由氛围”一旦失去了吸引力,所谓的护城河自会消失。

  不可否认,海伦司努力攻下了年轻人市场,但要想稳住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价格敏感、追求新鲜、品牌忠诚度低...这些都是现阶段年轻消费者的特征。而他们的注意力,也被愈来愈多“火锅+酒”“娱乐+就”这样的“混搭风”打散。

  另一方面,消费市场在不断变化。消费主体自然不会一成不变,消费能力升级的同时,所对应的消费需求也就会提升,就像早年红极一时的避风塘,风靡了一代人之后,被下一代人“淘汰”。

  海伦司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担忧呢?当05后取代95后成为消费主力,海伦司是否还能掏空新一界年轻人的钱包,又是否会在未来重蹈过往经营者的覆辙,都成为未知数。

  结语

  酒馆是一种新兴的业态,“内里”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反而“营销”是大头。“吃饭是必要,喝酒却不是刚需”,要留住“次抛”的消费者,就需要学会去满足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这一点有难度也亟待探索。

  与此同时,海伦司想要做酒馆赛道的“常青藤”,获得资本的青睐,还需要直面的问题就是其营销策略的负影响,低价营销不是长久之计,直营连锁也有不少缺陷,大城市的声色场永远是灯火酒绿,海伦司能否接得住资本给的果实依旧充满未知。

  文章来源:新消费星球


资鲸网APP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