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新星财经/ 原创】
从萌芽期的信用卡消费,到探索期的试点获批,又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再到监管收紧的规范整顿,历经数十年发展的消费金融行业几经调整,逐渐进入了稳定期。
行业向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有实力之争,消费金融行业分化加剧,企业盈利能力良莠不齐,远有上市之争,消费金融监管趋严呈长期态势,这其中,招联消金异军突起,不仅营收稳居龙头,更是冲击起“消金上市第一股”之位,那么,为什么是招联消金呢?
01 消费金融大有所为
首先,来看看消费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自2015年起,“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大型电商、互联网公司、P2P平台等纷纷布局消费金融领域,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市场准入放开,行业规模迅速扩张。
2017年,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发布为消费金融发展带上“紧箍咒”,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调整期,增速持续放缓。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经营贷)13.91万亿元,较2015年的5.92亿元提升了约135%。2017-2019年间,消费金融行业增速分别为38.13%、24.12%、15.92%。
但截至2019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整体规模高达122473.17亿元,消费金融公司市场份额仅占其中4%,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空间巨大。
图/pexels
此后,在监管高压下,消费金融大浪淘沙,朝着持牌化、合规化方向稳健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和5G通讯,消费金融抢抓机遇,朝着线上化、科技化方向转型升级,迎来新一波的增长。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 2020 年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 5000 亿元,达 5246.49 亿元,同比增长 5.18%;贷款余额 4927.8 亿元,同比增长 4.34%;累计服务客户 16339.47 万人 ,同比增长 28.3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也显示,2021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其中,短期消费贷款增长11.1%,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13.4%。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还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央行将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审慎、规范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加强消费贷款用途管理,发挥好消费金融在支持居民消费升级和促进双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02 招联消金赚钱能力稳定
而偌大一个消费金融行业,参与主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牌照的招联消金、消费金融牌照的捷信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等;另一类是非持牌金融机构,如电商平台淘宝和京东、互联网公司美团和滴滴、金融科技公司乐信和趣店等。
目前,非持牌金融机构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主要方式是小额贷款,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则在行业变动中震荡发展,头部座次几经洗牌。
起初,是老牌消费金融巨头独大,随后,加入混战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后来居上,尤其是随着行业增速放缓,银行系的渠道、资金优势凸显,持续盈利能力突出。
图/网络
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上来看,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强势复苏,以招联、兴业、中银为代表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表现亮眼,以马上、捷信为代表的老牌消费金融机构虽也保持较高利润增长,但被赶超之势明显。
尤其是在资产规模方面,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稳定增长,招联消金的总资产已突破千亿,与马上、捷信等差距拉大,后者更是出现资产规模严重下滑的情况。
而作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代表的招联消金已经走过了一段稳定增长,成为新的行业龙头。数据显示,2018-2020年,招联消金营业收入分别为69.56亿元、107.40亿元和128.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14.66亿元、16.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38%,股东权益由2018年末的78.94亿元增加到2020年末的110.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20%。
这或许也是招联在捷信撤回上市申请、马上上市状况未明之际,勇闯“消费金融第一股”的底气所在,今年3月,招商银行宣布启动招联消金上市研究工作。
7月30日,银保监会公告同意招商银行受让招商永隆银行持有的招联消金25.85%股份,变更完成后,中国联通、招商银行将各持股50%。行业普遍认为,该股权变更是为了满足上市要求而做的准备工作。
03 合规仍是重点,暴雷需常警惕
但这并不意味着招联消金的上市之路或将一帆风顺。
2019年,捷信消金在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情况下,撤销了香港上市计划,称“市场环境所致”;2021年1月,马上消金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但6月,银保监会消保局通报马上消费金融存在七项违规行为,至今尚未完成上市。
可见,各类风险、合规发展依旧是横梗在消费金融公司上市路上的“拦路虎”,此次,招联消金冲击上市,市场质疑也主要集中于此。
一是快速发展中的资产安全。随着招联消金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不断扩大,资产质量却有所下降,坏帐核销金额大幅增长,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招联消金坏帐核销金额分别为33.45亿元、54.53亿元、75.41亿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29%、11.85%及11.82%。
图/pexels
值得注意的是,招联消费金融一直以来看好教育、租房、医美等消费分期资产,但相关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监管风暴。以教育为例,公开信息显示,招联消费金融与华尔街英语、英孚英语、韦博英语、美联英语、樱花国际日语、海风教育、VIPkid等主要语言类培训机构存在消费分期贷款合作,这些培训机构的倒闭和经营不善引发了招联消金的多起贷款诉讼,增大了信贷风险。
二是合规风控中的隐患问题。马上消金被消保局通报的多项违规行为在消费金融领域已是根深“毒瘤”,招联消金也难以幸免。
据媒体报道,2020年10月22日,招联消金因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点名通报,违规行为包括夸大及误导宣传、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对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而后续,可以预见的是,监管日趋严格的消费金融将迎来更多的政策引导和违规打击,如何有效解决降低投诉、杜绝暴力催收、保护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或将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成功上市,甚至更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此外,随着消费金融牌照审批和开业的速度加快,以及数字化转型为机构带来的弯道超车机遇,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下半场恐仍将越战越激烈,发展应坚持长期主义,上市却宜早不宜迟,“消金第一股”花落谁家,仍值得期待。
本文由「超新星财经」原创出品,如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