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苟永海
新梅资产投资总监
关注大数据、消费、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的VC投资
代表投资项目:若贝特智能机器人,浙江科比特创新科技、广州有车以后、聚玻网、听云科技、莫比嗨客树莓派智能机器人、米小芽等
◆ ◆ ◆
在做投资之前,苟永海一直在券商工作,负责定增、转债等二级市场的事务。
但仅仅停留在报表和客户挖掘层面的工作让苟永海并不满足,他更希望能够探索企业背后的品质和规律。在2018年初,苟永海加入到梅花系下一个从事成长期平台的股权投资机构——新梅资产。新梅资产由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先生和中国基金金鼎奖获得者袁世平博士联合成立,专注于A轮及以后股权投资项目,分布在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移动出海、新内容、大数据等主要领域。
在苟永海看来,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要想在创业初期就做到全面占有是不可能的。公司的产品成熟度、技术团队搭建的合理性以及资金实力等各个方面都不足以支撑一个创业团队在初期就实现大而全的布局。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会尽量避开人潮汹涌的地方,正如王安石所言,“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偏僻的细分赛道上去扎根,才更利于企业快速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而苟永海选择的少有人走的道路,就是智能制造。
— 1 —
机器人投资要另辟蹊径
苟永海投的第一个项目是若贝特智能机器人,这是由清华和哈工大的硕博团队研发的一种并联机器人。
在当时,串联机器人它本身的发展历程很长,理论技术也比较成熟,并且结构简单,成本更低,更容易控制,运动空间更大,所以一般的创业团队都更倾向于选择做串联机器人。而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更强,精度更高,在高速运转的场合比串联机器人更具备优势。苟永海认为,在国内并联机器人鲜少有人尝试时,若贝特机器人在技术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但这个项目的投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公司其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智能制造企业的付款方式与消费类企业不同,它通常存在三三、三一这样的付款周期,所以对现金流的要求非常高。但早期的创业公司大部分的资本都放在了研发上,再让它拿出资金去做现金流的垫资或者存货,相对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公司下游的企业客户在大半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开工,直接影响到了公司正常业务开展。
但苟永海依然选择陪伴着这个企业,他看重的是其对细分赛道选择的精准。以往的并联机器人更多的是运用在食品、医药等轻量、精准、速度要求比较高的这些行业中,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要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并且发展得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个团队另辟蹊径,选择了3C行业比较发达的华南地区,精准切入到PCB这一领域。目前PCB行业仍旧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的自动化设备需要人工操作,但华南地区劳动力数量逐渐短缺和成本的不断上升为PCB厂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让工业机器人得以大展拳脚。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PCB产业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PCB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也需要随之进行更新换代,工业机器人是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可行之策。出于对细分赛道的考虑,苟永海一直看好这个企业。
团队的创业精神也让苟永海非常赞赏和感动。“中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和苏州两个地方,团队中大多数成员的家庭其实都在北京,但是为了更接近市场、更接近上下游产业链,整个团队都远离了自己的家庭,搬到了深圳。”在他看来,有这样创业精神的企业很难不成功。
而这个项目也并没有辜负苟永海的长期陪伴,自2018年获得新梅资产的投资后,若贝特的订单量达到3000万元左右,目前已经与3C领域多家上市企业达成合作。今年2月,若贝特再次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继续扩充团队、开拓市场。
— 2 —
中国机器人行业如何逆风翻盘?
机器人行业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种品类。分类不同,其背后的投资逻辑自然不同。工业机器人面向的主要是企业,更多强调的是在规划好的环境中完成特定的任务,对精度、耐久度和可重复性方面的要求更高。而服务机器人主要服务个体的人,比如我们常见的送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或者是家里的早教机器人。对于这类机器人,更强调它的应用场景、可复制性和安全性。
而苟永海目前更加看好的是工业机器人领域。一方面,我国这5年时间里,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纷纷转型,用机器人替代劳动力成为大势所趋,其潜在的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这几年国家提出的工业制造2020等顶层设计,让很多的创业者开始进入到智能制造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公司在做国产替代,相应的,工业机器人会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报告《全球机器人 2019》预计,从 2020 年到 2022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增长率可以保持在 12%左右。前五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装机量的 74%,分别为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装机量的 36%。
苟永海非常看好目前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趋势,尽管资本的投入会让行业出现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但他认为最终行业一定会趋于冷静和理性。在大的方向上,他认为中国的机器人赛道还是属于一个百花齐放、蓬勃朝气的阶段,他会走出一条与国外上市家族不一样的道路。
瑞士的ABB、德国的库卡、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是工业机器人绕不开的四大家族,在中国占据了机器人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苟永海看来,世代家族更多的是在机器的本体上具有独特优势,在控制器、 传感器、 核心部件等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核心技术上,仅仅发展十几年的中国企业在短期内是难以超越的。
但是放到更加微观的细分赛道里,中国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在贴近市场和贴近用户层面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中国企业更善于在探索中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拓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比如目前已经在新疆广泛应用的采棉机器人、汽车领域的组装机器人,以及快递业使用的智能分拣机器人,都达到了标准化的应用。苟永海认为,这就是中国企业应该走的特色化道路。
— 3 —
金融男如何做技术投资?
其实在做硬科技投资之前,苟永海对自己也存在怀疑,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做金融的,突然要去和这些技术男、技术团队打交道,应该怎么办呢?
带着这样的疑虑与担忧,苟永海在三年的投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作为一个投资人,要对LP的每一分钱要负责。所以苟永海认为在进行投资时,最重要的是要实行名单制,对于看不懂的、超出能力范围的行业坚决不投。这两年出现了很多非常热门、景气的赛道,比如说芯片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很多的一线的投资机构也都大量地参与进来。但苟永海认为,以目前团队成员的背景,包括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受限于这些领域的高技术比例和长周期投入,他们目前还没有准备在这些领域出手。
在智能制造和大数据方面,苟永海不仅会跟项目的创始团队进行深度沟通,了解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研发、市场推广和商业模式。除此之外,苟永海还会与项目方的重点客户进行交流,因为智能制造行业和大数据行业的下游客户大部分都是企业客户,他们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项目的可落地性和市场化前景。
在判断技术的创新性和颠覆性上,苟永海会进行一个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他看来,中国现在的智能制造很少有那种石破天惊或者独树一帜的技术出现,它基本上是在原有的比较成熟的大赛道中去筛选出一些有潜力的细分赛道啊,然后去逐步突破。因此投资人需要将项目放在一个大的行业背景中进行一个横向比较,这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它有没有过硬的技术去迅速地成长为这个细分行业的一个明星企业?它是否存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而纵向的角度就需要从项目的整个发展脉络去衡量,从创业初期到产品成型,以及后期的市场推广和技术迭代的整个过程,去推演这个公司本身的技术能否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迭代,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不是永远做一个技术的守成者。
苟永海提到,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需要耐得住寂寞。他提到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只能单纯的给这个创业者提供钱,这不是投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耻辱。”,苟永海也一直遵循着这句话,力求为企业带来长期陪伴。
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从不轻易地按下按钮,一旦出手,就要为创业者和创业项目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所有支持,比如业务对接、战略交流、人才推荐等一系列的资源整合。无论企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投资人都要陪着他们走下去。投资人要做的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能够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