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知教育赴美IPO的不确定性

来源:金融外参  时间:07-22 解码IPO
见知教育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高等教育机构执业培训服务提供商,主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平台向客户提供教育内容。见知教育向客户提供内容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B2C业务模式和B2B2C业务模式。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近日,受到滴滴事件影响,多家中国公司赴美IPO计划均暂停,赴美政策也趋于收紧,上市风险激增。而见知教育却于7月13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申请,一时间外界对见知教育能否上市也有了诸多猜测。

  其实,见知教育在2016年5月曾短暂在新三板上过市,2017年11月又摘牌退市。之后在2018年10月、2019年4月、2020年2月、2010年9月见知教育又曾四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但终失败而归。不得不说,见知教育的上市路程可谓是坎坷万分。

  这是见知教育第五次冲击上市了,不知这次结果如何。

  双模式并行

  见知教育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高等教育机构执业培训服务提供商,主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平台向客户提供教育内容。见知教育向客户提供内容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分别是B2C业务模式和B2B2C业务模式。

  第一,B2C业务模式。在B2C业务模式下,见知教育提供在线教育内容服务,一方面通过天翼视讯平台和电信供应商,另一方面通过自有的微信平台和官网,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已经在微信端设计了10款产品。

  第二,B2B2C业务模式。在B2B2C业务模式下,见知教育主要为国内高等院校和其他机构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的订阅服务,而这些高校和机构将购买到的订阅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在这其中见知教育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相对于B2C业务模式,B2B2C业务模式还多了B2B业务模式的影子。主要是因为B2B2C模式是源于B2B、B2C模式的演变,完美地把B2B、B2C模式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供应链系统。而且B2B2C业务模式还将极大缩短了销售链,减少了销售费用。招股书显示,见知教育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755万元、503万元和265万元。

  但是B2B2C业务模式与B2C业务模式相比也有其劣势。

  其一,定价空间小。从见知教育的B2B2C业务模式的业务模式中可以看到,见知教育并不直接面向最终用户,而是帮助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让商家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为了维护和商家的利益,见知教育的服务费要维护在合适的区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见知教育的定价空间。

  其二,缺少话语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来自前三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3%、16%、15%。可以看到,见知教育的大部分收入来源都被前三大客户所把持着。而且与见知教育同类型的教育内容提供商也不少,大客户相对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在与大客户的交易中,见知教育可能会比较难把握话语权。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为此,见知教育发展两种模式弥补了相互之间的缺陷。基于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在报告期间,见知教育的教育内容服务收入颇为可观。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的教育内容服务收入分别为2.32亿元、2.95亿元和8226万元。

  自研压力大

  见知教育的教育内容服务收入可观不仅是因为其模式驱动,其服务质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因为课程严重依赖外部资源而出现课程数量不足、质量不好的问题时,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见知教育格外注重自研课程。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的教育内容包含25000多个在线视频和视频课程,总计4500个小时,其中70%都是见知教育自主研发的。一方面自主研发的教育内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版权纠纷,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与同类型在线教育平台的内容同质化。

  但相对来说,偏向自研的教育内容的在线教育服务企业可能会更重人力资本,其一般及行政费用和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花费会更多。

  其一,一般及行政费用。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3005万、2605万和720万。

  其二,研究和开发费用。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分别为1690万、1559万和389万。

  另外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见知教育的99名员工中有57人为研发团队成员。可以看到,在见知教育的人员结构中还是以研发人员为主。但是见知教育一旦要扩大其教育内容规模,目前的研究人员可能不能适应其发展,因此可能要增大研发团队规模,花费也会随之增加。

  毛利或受多方影响

  或许因为见知教育的营业费用的影响,见知教育的毛利率并不是很理想,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见知教育的毛利率分别为36.5%、31.9%和26.1%。除了来自营业费用的影响,可能见知教育的毛利率还受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

  首先,营业成本的增加。招股书显示,见知教育的营业成本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分别为2.28亿元、2.76亿元和7274万元。营业成本作为计算毛利率的重要指标,在不考虑收入情况时,营业成本的增加将会直接导致毛利率的下降。但是在实际中见知教育的毛利率还受到收入的影响,营业成本的增加或许会影响毛利率的下降,但是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招股书显示,见知教育在2020年以3100万元的营收规模排名中国高等教育第七大内容服务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为1.1%,而第一名和第二名内容服务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6%和25%。尽管见知教育排名第七,但其市场占有率还是比较少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难以占有优势,企业的毛利率增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后,在线教育行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相对来说,企业的知名度越高,企业的认可度就更高,通常毛利率也随之增高。但随着在线教育行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各在线教育企业都通过不断烧钱营销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品牌效应,见知教育在这方面稍微处于弱势,毛利率也可能因此被波及。

  见知教育的毛利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得当,可能未来会对盈利情况产生影响。

  赴美上市不确定因素大

  除了见知教育的内部问题外,外部上市环境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见知教育的上市。

  一方面,教育类中概股股价频频走绿。据悉,截至7月21日,新东方今年自2月16日创下19.97美元最高点后股价一路下跌,跌至6.18美元;高途自上市后也一路下跌,股价从最高28.51美元跌至最低点9.70美元;好未来教育的股价也从今年最高点90.96美元大幅跌至19.18美元。多家在线教育中概股企业股价下跌,最低点不断被刷新,可以说明目前教育类中概股行情不是很好,可能会不被资本所看好。因此见知教育在这个风口赴美上市,无形中会增加很多上市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外国上市风险增大。在滴滴事件后,赴美上市政策逐步收紧。在7月10日国家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条款。

  虽然见知教育没有在招股书中披露其用户数量,但见知教育向各高等教育机构、电信提供商、图书馆提供等提供服务,用户规模或可超100万。见知教育在招股书中也申明,“公司未来可能会接受网络安全审查。在此类审查期间,可能会被要求暂停在中国新用户注册,并会导致我们的运营受到干扰。”这也意味着,一旦在上市过程中见知教育因为用户个人信息受到审查,一方面会影响其上市进程,另一方面对见知教育的运营也会产生影响。

  整体来看,现在或许不是见知教育上市的最好时机。

  文/金融外参,ID:jrwaican


资鲸网APP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