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宏 | 内卷之谬与躺平之利

来源:候宏  时间:06-23 智库
人生路上,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忠诚和最重要的客户,就是我们自己!你自己了解自己吗?恐怕我们了解其他的东西要远远高于了解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别人”,但只有一个“自己”,难道你不应该珍惜这个“自己”吗?不要过于关注别人的期望,要多问问自己对自己的期望。

  1、内卷之实

  满屏内卷,搅动焦虑却不提供任何解决方案。产业界和学术界在35岁焦虑这个点上的交集,让从产业界流窜到学术界的我未免有产学同此凉热,内卷避无可避之慨。

  有趣的是,对中国强大的自信以及对中国前景的乐观,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力和对自身前途的焦虑,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毫无违和地同时存在公共话语中。如果不是以后者为参照系,我可能都不敢对前者有任何评判。既然话已至此,索性多啰嗦几句。

  任何现象、制度的存在背后必然有其结构性力量的支撑。35岁现象的制度性存在,说明中国经济整体而言,对体力劳动的依赖远高于对脑力劳动的依赖,对低水平工作的需求远高于对创造性工作的需求,对青年近卫军的需要远高于对批判性思维的需要。

  不幸的是,结构改变的速度远滞后于个人衰老的速度。因此,对个体而言,在其职业发展的时间尺度上,内卷可视为常量,不必抱有幻想。一些道义性的大声疾呼,恕我直言,没有结构性的、客观力量加以支撑,是弱小(如果不是无效)的。

  中国的未来十年,应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最盛行的十年。内卷,无非是种内竞争。以学术界为例,Tenure是一种推动种群演化的制度设计,数顶刊论文是按照演化目标所设定的选择机制。这种市场与计划结合的制度,再“科学"不过了。

  站在规划者的立场,看不出任何放弃这个模式的理由。更多论述参考饶毅老师的文章。

  说内卷导致无效的复杂性。那么,谁来判断有效无效?如何衡量有效无效?这些都是立场问题,优先级问题,不是对错问题。

  比如,青椒都这么内卷了,博士还在大幅扩招!以个体立场观之,自然觉得没了天理,但从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来看,这可能降低了全社会代价

  成年人,放弃幻想,认清现实罢!

  2 内卷之非

  客观认识内卷的必然性,是为了有效应对内卷。

  承认内卷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接受内卷这套主观构建及其所暗示的“终局”。内卷之在群体层面的客观存在,也不意味着个人无处可“逃”。

  尽管可能不讨喜,我不惮于指出,内卷带来痛苦以及悲剧,根源不在于制度,在你自己。内卷这套说辞,本身就是最大的陷阱。接受了内卷所构建出来的这套鬼话,实则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不能改变制度,但我们能改变自己。

  不同于自然科学,大量社会学理论是基于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构建。所以,社会科学理论的应用应特别强调边界条件。内卷这个概念的学术缘起,是用来解释宏观现象的(文化或经济),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启示。

  但当宏大叙事进入微观层面,其内涵被无条件地接受,成为个体生活、工作和职业规划的前提,谬误就发生了。放弃改变自己的努力,把一切归咎于内卷,实则为内卷绞肉机提供了动力。

  当雪崩发生,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你可以选择不做雪花。我承认内卷的客观基础,但内卷这套主观构建从未影响到我。

  从达尔文进化论或种群生态学的角度,个体被视为种群中无甚差异一员,是进化的材料。极少数的差异被归结为偶然性突变。但战略管理强调的是个体的异质性以及战略选择的可能——差异化是所有战略的不二法门。

  3、躺平之美

  我的策略是什么?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不不,我躺平!“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躺平、“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东坡是躺平、“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郑板桥也是躺平。如果复旦的姜老师能躺平一些,大概不会有此悲剧罢

  如对复旦宿有不满,被解聘的瞬间,靖节先生会高呼“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如未能在复旦tenured,去个十八流高校,东坡居士当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种躺平,是我毕生追求的境界。

  不要妖魔化躺平。躺平是丛容,是淡定,是追求本心。凡事内求,不假于外。现代人重事功却不修心,乃戾气横生之源。科技昌盛,生理力量扩展到无远弗届,倘若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滋生强大的心理力量,便会失衡,然后生出种种问题

  然而,躺平并不容易!躺在哪里呢?

  倘未觅得心安处,痴人何敢言躺平?躺平不是毫无追求,是用内在的追求代替外在的追求。放下一千个包袱,但还是得找到一个平整处(心安处)。否则,是躺不住的。

  十年前,我写过一些文字:

  随遇而安,重不在“随遇”,而在“而安”,安于什么?不是现状,是天和心,无论在何处,天心常驻...‘随遇’非我可控制,唯‘而安’我尚能坚持。

  坚持了这些年,在外人看起来我大概能折腾也很勤奋,但我自己知道,我并没有什么志向与抱负,只是想不为物驭,觅得躺平之地罢了

  4、躺平之利

  毋庸讳言,光环和头衔能带来巨大利益。但在fd事件的背景下,不难明白,在可贵的生命面前,这些利益是多么渺小。所以,躺平,是底线思维,有兜底之功。

  但躺平之利不止于兜底。

  实际上,躺平并不是说与光环和头衔等利益无缘。不去追求,不代表不能获得。我在产业界做研究多年,给我带来最大利益的作品,完全是无心为之。从此我意识到,人的创造能力在毫不功利、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充分释放。

  在学术道路上,与其成天想着tenured,成天想着发顶刊,还不如忘掉它们,沉下心来创作最好的作品——前提是,你真的享受创作过程。如果你已经从学术工作本身获得了乐趣,给不给你职称、身处何种高校、是否闻达于诸侯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我敢保证,这种策略能提高你tenure的几率,而不是降低。

  正如一心想着盈利的企业可能很难持续盈利,一心想着快乐的人很难真正快乐,一心想着tenure的,可能很难真正发挥水平,从而降低tenure的几率。盈利、快乐、tenure,都是结果,而不是目标。目标在那里,不一定能直着去。不把它设为目标,却可能获得这个结果。

  John Kay曾详细描述2011年美国信使号卫星进入水星轨道的过程。该卫星2004年就发射了,中途路过金星两次,接近地球一次,更戏剧性地是,接近水星本身也有两次,但都过其门而不入,直至7年后才正式就位。尽管地球和水星的直线距离只有500万英里,信使号走过了50亿英里的路程才抵达。这是因为,若非如此迂回,卫星会解体或者被拉向太阳...

  躺平之利,源于自身差异化程度的提高,而这也是结果而非目标。波特的差异化战略,并不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是强调在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维度上与众不同。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是徒劳的,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大前提和目标。

  人生路上,我们唯一的也是最忠诚和最重要的客户,就是我们自己!你自己了解自己吗?恐怕我们了解其他的东西要远远高于了解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别人”,但只有一个“自己”,难道你不应该珍惜这个“自己”吗?不要过于关注别人的期望,要多问问自己对自己的期望。

  最终,我们只可能在现在的自己与未来的自己所构成的空间中,寻得躺平之地。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